人才培养理念下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

adminadmin 02-06 60 阅读 0 评论

   前言

  1.1选题依据

  体育人才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工作受到国家体育 总局和全国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 (2003)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对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提出的培养要求是“使学生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 工作”。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专业技术综合实力水平参差不齐, 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技能动作熟练,还要懂得各项目 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体育教 育人才提供理论支持。现阶段经济和社会不断地发展,更加需要高素质体育人才为体 育事业科学发展增加新的动力,为体育发展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 其中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全 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 年-2020年)》中指出,“体育人才资源是推动我国体育事 业科学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与体育事业发展需求仍存在一定的 差距。主要表现在体育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各类体育人才发展不均衡[邓永兴,刘玉红.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 30(03):31-33.]。人才培养需 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而育人是本。充分发挥各类体育院校和体育训练基地的作用, 为体育人才培养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拓宽体育人才培养途径[⑵新中国体育人才工作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1):11-23.]。根据 不同类型体育人才的特点和工作需要,制定体育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完善以政治理论、 政策法规、体育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的体育教育培养内容框架。开发和完善全民健身、 运动训练、赛事管理等体育专门人才培训项目;实施体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落实我国体育产 业发展、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筹办 2022 年冬季奥运会、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等方 面重要指导建议的重要阶段。教育部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要求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教师队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 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综合实力、服务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建设。

  在北京市属高校一流建设方案中指出“培养体育人才需要高等院校调整人才培养 方式”。如何通过大学教育培养面向教育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体育教 育专业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是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北京市设有体育教育专业地高校共有4 所,分别是北 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其中首都体育学院是4 所高校中唯一的市属高校,首都体育学院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临中关村科技园, 东临蓟门烟树景区。首都体育学院的特色是竞赛,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毕业生已成为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市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因此首都体育学院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北京市培养更优秀的体育教师,是首都体育学院满足北京市城市 发展战略重要措施。

  1.2研究的目的

  近年来体育教育事业和体育竞赛发展迅速,对体育裁判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为了 更好的适应国家体育竞赛的规模、水平及大众体育的发展,在体育师资培养中,更加 注重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 素质和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 为切入点,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内有关学生裁判能力培 养进行深入分析,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实施情况展开调研,探讨影 响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基于此,为首都体育学院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促进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同时为北京市竞赛发展培养各项运动的裁判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1.3研究的意义

  1.3.1理论意义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提出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为首都 体育学院全面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同时为北京市竞技 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竞赛裁判员队伍健康持续发展,培养和选拔更多具有发展潜力的 优秀裁判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3.2实践意义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 学生裁判能力提供建议。一方面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整体综合能 力,为“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体育院校”建设目标提供参考,打造一流 师资,培养一流质量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各项运动项目的裁判队伍建设,为北京 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赛活动的公平、公正的开展提供裁判后备人才。

  1.4研究任务

  1.4.1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研究,分析探讨培养 方案和大纲在设计学生裁判能力相关方面的特色以及不同技术课程设计安排的特点; 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在裁判能力培养方面中的规划和要求提供参考依据。

  1.4.2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大纲培养过程调查分析,探讨 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途径、做法、经验与问题;为各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 裁判能力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1.4.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影响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为进一步提 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提出思路与对策建议。

  1.5文献综述

  1.5.1裁判的概念

  裁判是根据规则条例对事实进行权衡,并做出准确的判断。裁判的本义是法学中 的一个名词,定义为:“裁判乃法院通过法律,判断事实的意思。”在法学层面,裁 判是一种有关法律行为的判决过程及表达形式[ 朱海涛.裁判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4, (2):98-100.]。在一定程度上裁判员其实扮演着法 官的角色,判罚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要求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要公正、公平, 才能树立起威信。

  裁判从裁和判分开来看,裁是裁度和裁处的意思,而判是判断和判别的意思。从 法学层面来看裁判具有双重含义,即裁定和判决。判罚的过程需要参考一定的标准, 降低主观因素,增强判罚的客观性。从体育运动的层面来看,裁判是根据体育竞赛活 动的规则,在比赛中运用统一的竞赛规则,对体育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所釆用的组织措 施和保障[ 盛琦.裁判学[M]北京:学术书刊山版社,1989.]。

  1.5.2能力的界定

  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分类是研究裁判能力结构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先对能力的概 念及其分类的进行梳理,进而对“裁判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能力是完成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岀版社.2001.]。能力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心理学对能力的解释为,是完成某项活动的心理反应过程, 认为能力是一种成效,它是完成某件事得到成功的能力,是学习和训练的效果;另一 种是潜能,这种能力能通过学习或训练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美国.约翰.伍德恩,王家宏译,教练员的组织才能J],体育与科学,1987.]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对能力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段,在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始出现高潮,多方 面、多角度的研究替代了原来只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在哲学领域中对能力的研究认 为,能力是确立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方法、过程和结果。能力是指主体的本质潜能。 能力的展现与实现是有联系的,客体可以是物质世界,同时也能是精神世界[ 吕勇江.哲学视野中能力管理[D].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6.06]。马克 思认为,人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力量;主体与客体的对象建立“是对象的性质与 相适应的本质力量决定的。“人本质力量的展示是通过主体活动产生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72.]。从哲学 角度来看对能力的阐述虽然不能够提供有操作性意义的观点,但是提供了理解能力定 义的出发点,即从主体与客体的角度去理解能力的概念。

  综上所述,能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学习与实践,人潜在的能力能够在学习 和实践过程中转化为实际能力。因此本文对能力概念中的“裁判能力”为出发点,展 开研究。

  1.5.3裁判能力的研究 裁判能力是指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方 法,并在临场实践中处理比赛中出现的各种违犯比赛规则的行为和维护竞赛正常进行 的综合能力表现[ 黄家勇.基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实践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04): 99+103.]。根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 体育教育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当代中小学体育 教学要求,胜任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 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具有体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并且根据培养 要求所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实际工作能力”。 裁判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素质,不同项目的研究学者对裁判能 力的内在结构的探讨。

  张小华从学生执裁动机、职业道德、判罚能力等内容方面初步建立了足球专项学 生裁判能力结构模型及评价体系[ 张小华.体育院系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构成因素及其评价模型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报.2006(7):80-82.]。文章针对足球专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方面建立了 评价体系,没有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部分进行构建评价体系。

  魏晓磊,李杰从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四部分初步 建立了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与评价指标 [ 魏晓磊,李杰凯.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 (03):95-98.]。文章中强调了专业素质是裁判能力培养环 节中的重要部分,裁判实践是提高裁判能力重要方法。

  袁金凤从裁判基础能力、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理论、心理素质因子等方面,初 步构建了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袁金凤.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 (8):138.]。这篇文章对排球裁判实践能 力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明从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指标分析了影响网球裁判员 执裁能力的因素 [ 王明.对江苏省网球裁判员执裁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 王大贵.王大江.刘冬.田径裁判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培养途径[J].哈尔滨体育学院,2008(5): 103-105.]在研究中王明针对每一条影响网球裁判执裁能力的因素,提出相 应的解决措施,对网球裁判能力培养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大贵,王大江是从田径裁判所需要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 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管理的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措施14],并指出这是适应 田径运动发展的需要。文章为培养田径裁判员的裁判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樊林华,刘闯运用专家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裁判 能力及培养模式研究发现,羽毛球专修学生普遍裁判理论知识不足、缺少临场实践, 裁判心理状态不佳等问题。文章中建议培养途径上增加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 践能力培养[ 樊林华,刘闯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 7 (06):

  76-77.]。

  申旭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跆拳道裁判员执裁主要因素进行 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裁判员执裁的主要因素是职业道德、敏锐的观察能力、对规则的 运用准确度、实践经验、心理素质、运动经历和一定的技战术,并建议加强跆拳道裁 判员心理素质的锻炼,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裁判[ 申旭.影响我国跆拳道裁判员执裁主要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02) :229-231.]。

  李涛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游泳裁判员等级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时 通过调查一级、二级、三级游泳裁判员在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培训的现状分别建 立了游泳裁判员一级、二级、三级培训考核大纲。完善了游泳裁判员等级考核机制, 增强了裁判能力[ 李涛.我国游泳等级裁判员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李霖通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裁判员培养进行了研究,在对乒乓球裁判员培 养的分析中了对高校课程设置、裁判实践、裁判器材、乒乓球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等方 面。其中在乒乓球裁判能力培养模式调查中对不同级别的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能 力培养进行了分析[ 李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一以乒乓球为例J].体育科技,2014, 35 (03): 128- 129.]。这篇文章提岀增加裁判课时、通过实践课加深对规则和裁判法 的理解、创造裁判工作机会等建议。

  姚伟华对武术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影响学生武术裁判能 力的因素,并提岀培养学生裁判能力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裁判实践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各专家学者对各项目的裁判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影 响单个运动项目裁判能力的因素,对裁判能力进行了划分,但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整体裁判能力培养角度缺少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在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培养上进行研究。

  1.5.4裁判能力培养的研究

  杨国军从培养小学体育教师球类项目裁判能力一文中指岀,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 在裁判能力方面提高,并指岀其影响因素有裁判培训的机会少、体育教师对裁判理论 知识和竞赛规则的学习和理解不深[ 杨国军.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球类项目裁判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0.]。

  郭佳男从体育学院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岀,在体育院校 中篮球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明显低于篮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篮 球运动的正常发展 [ 郭佳男.体育学院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 27(04) : 165-166.]。文章中并强调要在体育学院学生的篮球裁判理论知识与裁判 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

  杨树盛在对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中指出,体育学院是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的 教学基地,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全面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 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要让学生们在校学习期间,掌握更多的技能、培养各方 面的能力[ 杨树盛.应重视对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5(03):69.]。文章中强调了学生裁判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 力。

  齐波在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一文中指出,加强对高校体育专 业学生的裁判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专业 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掌握,这既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 国篮球发展培养出了更多的体育人才[ 齐波.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 8(35):90+92.]。这篇文章以培养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为出发 点,提出加强学生的篮球裁判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有 一定的指导意义。

  崔健从提升高校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方法与途径一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在关 注足球比赛的同时对足球裁判也予以高度关注。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足 球裁判能力,合理安排专业学习理论和裁判法的教学,并建议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的足球裁判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裁判能力[ 崔健.高校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提升方法与途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 151+153.]。这篇文章从增加足 球裁判法教学内容、裁判实践能力方面为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提供了建议。

  张茂泉从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方面中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 径裁判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裁判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是学生成为一名合格 裁判员应该具备的 [ 张茂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9):60-61.]。文章在对培养学生田径裁判能力上建议对学生裁判能力进行 多角度的综合培养,为提高学生田径裁判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蔡立平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中指出,培养学生裁判能力,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 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体育系学生社会竞争力,为学生个人职业发展 和就业提供帮助[ 蔡立平.论体育院系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4):141.]。文章强调了裁判能力对于体育院校学生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裁 判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于林佳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基本裁判工作能力中指出,高校体育院系学生注重在 项目理论与技术课上,限制了裁判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高校是裁判员培养主要阵地之 一,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解决好裁判能力的培养问题,加强体育人才的 

  培养[ 于林佳.浅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基本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 (02) :40-41.]。文章强调了裁判能力培养对于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张薇从大学生健美操裁判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写道,在教学任务中,大学生不仅要 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从事体育方面工作的能力[ 张薇.对大学生健美操裁判能力的培养心得[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230-231.]文章中强 调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以及裁判素养,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进而为我国培养健美操裁判员,促进体育人才的发展。

  郭杰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一文中指出,体育竞赛裁判工作能力 是专项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竞赛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有 利于促进对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 郭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150-151.]。文章中强调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 的竞赛裁判工作提供保障。

  韩骥磊,石磊等人对高校足球裁判培养模式研究中指出,应该加强对高校足球裁 判员培养和内容的创新和改革,探讨足球裁判的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执裁水平[国韩骥磊,石磊,李志清,李靖.高校足球裁判培养模式浅议[J].新西部,2017(33):161+164.]。

  熊友明在提升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研究一文中指出,裁判教学中要针对 体育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基本技能,也要注重培 养学生裁判的综合能力[ 熊友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7, 37(03) : 106-109.]。

  孙林从裁判员培养与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关系中指出,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与大学 生发展目标的关系应该相融合,互相进步,重视大学生发展目标与学生裁判员培养的 关系[ 孙林.裁判员培养与大学生发展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06) : 143-144.]。这篇文章强调学生裁判员培养是大学生发展目标中的一部分,重视对大学生 裁判员的培养。

  杨大轩从裁判员能力的培养与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目标关系一文中指出,现代大学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和引导社会前进的四种社会职能,确定了大学 生自我发展的目标,为优秀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 途径[ 杨大轩.裁判员能力的培养与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目标相融合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31) : 563.] [ 徐东富,杨聪俊.大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基本方法与途径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4) :48-49+5]。文章强调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裁判员提供了新的途径。

  徐东富,杨聪俊从提高大学生足球裁判能力方法和与途径的研究中指出,足球裁 判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体育专业学生做起,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熟练掌握足球技 战术,还要具备组织和指导足球比赛的较强裁判工作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33]

  。

  辛艮伟在培养体育院校篮球专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实验研究中指出,改革现有 体育院校传统的裁判员培养方法,探索新的培养途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 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有益尝试[ 辛艮伟.体育院校篮球专项生裁判实践能力“优化培养”的实验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 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11.]。

  丁传伟,史龙龙等人对首都体育学院武术套路学生裁判员培养研究一文中指岀, 裁判能力的培养是武术套路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一专多能型的 体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临场执裁能力[ 丁传伟,史龙龙,李凤梅,李晓萌.首都体育学院武术套路学生裁判员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8

  (07):63-64+62.]。

  王刚, 王霞从培养学生田径竞赛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一文中指岀,要根据社会需 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保障学生田径裁判的 培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王刚,王霞.田径本科主专修学生竞赛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一一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四 川体育科学, 2015, 34 (1) :138-140.]。文章中强调了裁判理论知识与裁判实践能力的重要 性,为培养学上裁判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建议。

  曾广新从培养高校体育系学生教法和裁判能力的研究中指岀,培养学生裁判能力 要注重方法的选择,加强裁判理论与裁判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裁判实践的机会, 运用教师课堂讲解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穿插裁判知识的内容,,注重学生对裁 判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学生裁判能力[ 曾广新高师体育系学生教法和裁判能力的培养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11) 53-54.]。文章重点强调了培养学生要注重方法的 选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是在培养途径上只限于课堂教学培养。

  侯思宇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一文中指岀,体育院校应加强对 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转变篮球教学理念,将篮球技 战术和篮球裁判能力共同发展,为社会培养岀更加优秀的体育人才[ 侯思宇.探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7(08) : 178+136.]。

  王枫通过对普通高校篮球裁判培养体系的研究分析指岀,培养高校学生的篮球裁 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要建立明确的培养计划和培养规程,为培养学生裁判能力 提供有效保障 [ 王枫.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培养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211-212.]。文章从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体系上提岀了培养计划和规程,为培 养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提供了参考。

  罗睿在培养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研究中指岀,高校体育专业的重 要职责是培养高水平体育教育人才,高校要根据篮球发展的趋势,不断地创新教学方 法,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篮球裁判能力的学习水平 [ 罗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研究J].运动,2017(24):96-97.]。文章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篮 球裁判能力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卢波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裁判员培养研究一文中指岀,日益丰富的体育竞赛活动 是培养学生裁判能力前提。具有裁判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生有利提升学生体育竞 技水平,丰富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另一方面对我国体育赛事活动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卢波.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裁判员培养研究J].商,2015(42):284.]。文章从体育赛事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性。

  吴刚,于向从培养学生球类初级裁判员的能力研究中指出,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要 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吴刚,于向高校学生球类初级裁判员的能力培养平原大学学报, 1999, (4) 128-129.]。

  胡炜,常保荣从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中指出,体育专业学生竞赛 组织与裁判能力的培养工作不仅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 体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 过程中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胡炜,常保荣,薛亚东,薛宇,宗有智.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一一以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04):112-114.] [ 孙庆杰. 高等学校田径教材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孙庆杰在高等学校田径教材一书中指出,高校体育专业为裁判员培养提供了裁判 后备人才,把提高体育工作者的裁判工作水平,作为体育教育工作岗位上的基本标准 [44]

  。

  综上所述,通过对“裁判能力培养”文献的查询可以得知,专家学者对裁判能力 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 的研究较少,缺少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整体裁判能力的培养研究。裁判法的学习是体 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学专业技能,还要对运动项目的裁判法规则进行学习。 因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这就要求首都体育 院校在培养体育人才上,着眼于新时代对体育教师专业的要求,完善学生裁判能力的 培养,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体育人才。

  1.5.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乔纪龙,郑湘平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与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中,通过 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分析,强调体育专业学生需要在“知识、能 力、素质”3 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进行培养,主要表现在基础厚实,专业能 力突出,具有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乔纪龙,郑湘平,李迎春,王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与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

  18(06):34+13.]。

  刘成,尚振波在构建“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分析当前 体育教育专业传统的“一专多能”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 理论知识上要求全面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并熟练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中。在 运动技能层面上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掌握所学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课程 教学、竞赛理论与方法、训练和竞赛组织工作的实践能力[ 刘成,尚振波.构建“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24(08):75-77.]。

  王之春,贾远清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培养研究中,通过对体育教 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求职意向分析,结合专家访谈,确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为 

  四个方面,即体育教学能力、运动训练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和社会体育指导能力其中 裁判竞赛组织能力和学校体育管理能力在教学、训练和体育健身指导中均有体现[ 王之春,贾远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03):83-87.]。

  常允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中,通过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 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技能构成要素,要求学生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为示范技能、教学 组织技能、讲解技能、编写教案技能、选择教学方法技能等五个教学技能[ 常允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4):86-87.]。

  于素梅,薛岚从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研究中,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 研究指出,体育教师应具备理论技能和实践技能。将教学理论技能划分为教学设计、 评审技能。实践技能分为专项运动技能和模拟教学技能[ 于素梅,薛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一一从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谈起[J].中国学校

  体育,2012(01):29-31.]。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体育教育专 业学生要求中指出,必须掌握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课外 体育锻炼、训练水平和竞赛管理、竞赛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 和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并胜任学校体育工作[ 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2018. 05. 09.]。

  在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 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胜任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 育相关研究、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能力[ 教育部印发《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06. 1]。

  综上所述,作为现阶段的体育专业学生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丰富的专 业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是能成为优秀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通过专家 学者和体育教育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所需能力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内容,详见图 1。

   

   

  动彳诗范能力

  教手组织能力

  教乎能力 动彳科解能力

  捅写堀能力

  语言海±能力

  制定运动训练it划能力

  运动训练能力 (

  竞翅织血

  竞豳只

  哉判执锐力

  時能力 注会付育指'导能力|

  [社淫体育邮能力

  体mwt±) 嘶究越

  狡酚有话动领

  孚狡付肓管理能力<

  手附wm呈勰能力

  图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需求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能力的研究分析,裁判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和赛事发展对体育人 才的需求。因此根据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 判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从而使目前首都体育学院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专业 人才,以服务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前人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归纳、整理是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前提。

  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以“裁判”“裁判能力”“裁判能力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 力”为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 344篇,以“裁判能力培养”为主题,检索到相关文 献 424 篇,并对其中与本研究联系密切的章节和内容进行了重点阅读。同时通过首都 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了教育学、高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裁判学等方面的专著,并 对其中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章节进行了重点研读,了解人才培养、裁判能力、裁判能 力培养研究状况等。通过北京市体育局官网、北京体育竞赛管理中心,搜集与本研究 密切相关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和统计,研究北京市体育竞赛发展情况。除此 之外还同时还研究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相关的文件,为本论文的 撰写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2.2.2问卷调查法

  本文是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中根据论 文研究需要设计两份问卷,第一份问卷是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的问卷,主要是 向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的体育教育专业132人学生进行发放问卷;问 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第二份问卷是针对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设计的问卷, 主要是向各教研室的教师进行发放。教师问卷发放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由 教研室教师负责统一发放问卷,一周后统一回收问卷。第二种形式是利用课余时间, 请各教研室老师现场填写并回收。实际给学生发放 132份问卷,回收130 份问卷,回 收率为 98.48%,有效问卷为 130 份,有效率为 98.48%;教师问卷实际发放 70 份问 卷,回收66 份,回收率为94.24%,有效问卷为 64份,有效率为 96.97%。

   

  表 1 效度评价专家基本情况( N=13)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1 李林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教研室 教授

  2 付全 首都体育学院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教研室 教授

  3 郝晓岑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学教研室 教授

  4 谭朕斌 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 教授

  5 丁传伟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 教授

  6 陈亚中 首都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 副教授

  7 安琪 首都体育学院排球教研室 副教授

  8 张莹 首都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 副教授

  9 杨萍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表演教研室 副教授

  10 凌辉 首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 副教授

  11 高瞻 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 副教授

  12 石宏杰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与竞赛学教研室 副教授

  13 赵治治 首都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 副教授

  表2教师问卷效度的专家评价 单位:人

  评价内容 非常合适 比较合适 基本合适 不合适 非常不合适

  内容效度 3 10 0 0 0

  结构效度 4 9 0 0 0

  总体效度 4 9 0 0 0

  表3学生问卷效度的专家评价 单位:人

  评价内容 非常合适 比较合适 基本合适 不合适 非常不合适

  内容效度 4 9 0 0 0

  结构效度 4 9 0 0 0

  总体效度 4 9 0 0 0

  2.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分类、归纳、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在获得裁判能力培养领域文献资 料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本论文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研究。

  2.2.4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制定了访谈提纲(见附件三),本文的访谈对象全部为首都体育 学院各教研室现任教师。他们从事裁判工作多年、对首都体育学院裁判培养整体情况 比较了解、个人在各类型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并有执裁经验的国际级和国家级裁判。 访谈的内容涉及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裁判能力培养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裁判能 力的理解,目前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对裁判能力培养的意见

   

  或建议等多方面问题。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表 4。

  表 4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N=12 )

  姓名 职称 项目 裁判等级

  张莹 副教授 田径 国际级

  凌辉 副教授 体操 国际级

  张磊 讲师 篮球 国际级

  赵治治 副教授 足球 国家级

  蒋里 讲师 排球 一级

  刘占捷 副教授 网球 国家级

  王美 教授 健美操 国家级

  孙茂君 副教授 跆拳道 国家级

  王金英 副教授 冰雪 国际级

  高瞻 副教授 篮球 一级

  孟涛 教授 武术 国家级

  王璞 讲师 排球 一级

  2.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件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和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2.6 实地考察法 对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考察的内容主要涉及首都体育学院裁判协会、 学生裁判俱乐部、校外裁判技术等级考核培训等内容。并从 2019 年9 月开始更深入 地了解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情况,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客观、 现实的依据。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3.1.1人才学理论

  人才学是研究人才培养、揭示人才规律、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52 ]叶忠海.人才学基本理论及应用[J].中国人才,2007, (1): 52-53.]。为人才培养 提供了科学方法,人才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其主观因素是个人发展的需 要,客观因素是人才成长的要求。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应从多种因素考虑,为培养 人才创造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人才学得到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在2012年正式成为社会学下面的二 级学科,学科代码为840.72[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第1号修改单号的公告】EB/OL].

  [2017-03-19].http//std.gdciq.gov.cn/gass/res/standardsAnnounced/1326695709445.htm.]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2017-011].http//cpc.

  People.com.cn/GB/244800/244853/18135323.html.] [ 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人才发展报告[EB/OL]. [2017-01T0].http//www.lib.cass.org.c n/.]。2010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人才培养工作问 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联合下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54]表明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多年发布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ALENTS)

  [55]从各方面用人才学为社会服务,在人才学理论中,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 展的重要一个部分。

  人才从宏观上划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 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 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122-124.]。首都体育 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着力为北京市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体育教师人才,满足北京 市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北京市高校首批一 流专业,为北京市“校园足球”“校园冰雪运动”“小球计划”和“高参小”等活动 的开展提供了大量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才[ 刘健兵,梁令,郑歌德,李彦霖,尹军.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 31(04): 340-344.]。在关于人才理论的研究中,马克思 主义对人才理论内容的研究指出“人才理论的重心是服务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才观”, 为人才理论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为指导,中 国的人才学开拓出来一条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 薛红焰.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要点[J].攀登,2018, 37 (04): 33-39.]。

  应用型体育人才[ 郝庆威,李杰凯,郭亦农,马艳红,刘建.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体育院校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与调 整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 29 (05): 101-103+138.]是指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将所学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专业人才,其核心是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体 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体育教育相关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基本素质能 力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相关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 [ 龙正印,刘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优化策略研究——以阿坝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 案为例[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 35 (02): 103-108.]。而 学生的裁判能力是体育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首都体育学院作为北京市属的 唯一体育高校服务北京市体育教育事业发展,为北京市培养优秀的体育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3.1.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核心价值是追求人的 全面发展,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价值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个性和人的需要四个方面的全 面发展。因此在培养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按照培养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学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个体发 展需要。

  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是 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裁判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 与实践过程中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中人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面对本质的真正占有”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79.]。培养学生裁判能力增加学生 的就业机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要求。

  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 质并不是单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岀版社,1956.]。人的个性全 面发展需要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支持,这些客观条件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而只有借助并运用这些“合理的”社会客观条件,才能推进人的个性的 全面发展。因此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全 面发展。

  人的需要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相适 应全面提升个人的能力。社会不断的发展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首都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应用 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现在的社会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全 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必须与专业教育 和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个人专业能力。服务北京市地 区的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3.1.3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岀,“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 要体现”。 [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讲话[ED/OL]. (2017. & 28). http://www. people. com. cn]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 展,并提岀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设想,以“体育强国梦”为指导思想,并付诸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岀“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 发展” [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岀版社,2012: 13.]。在“十八大”的目标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 我国体育事业提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开展好北京冬奥会、冬 残奥会”的战略[ 中国政府网.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 http://www. gov. cn/.],对当前体育发展做岀发展目标的同时,又要对将来体育发展好规 划。对“体育强国梦”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岀: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体现[ 李更全,范博华.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 (4): 1-5.]

  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做岀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27. http//www. xunhuanet. c om/.]。要走到世 界舞台中央,“要强盛、要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的中心。”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 28.http://www.xinhuanet.com/.]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更多的人能够担当体育强国建设的责任。这样的人需要专 业、需要有学习能力,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素养,将专 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体育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专门的体育人才。

  2016 年 9 月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的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人全面发展”为核心,要具备人文 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9-14(02).]。 2017年 11 月 20 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核通过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 设改革意见》指岀到 2035 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 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随后在教育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 中进一步明确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发展高质量的教育提供 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和人才支撑。 2018 年6 月21 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 作会议指岀: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 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科教工作会议召开[EB/OL].2108-6-22. http://www. gov. cn]。

  随着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社 会发展的要求。对体育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了满足社会发 展对体育人才需要,培养体育人才即要适应学校教育,又要适应社会需求,使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能够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

  3.1.4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要求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体育专门人才

  3.1.4.1体育强国要求提升中国体育的硬实力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针对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战略任务。一是建设并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建设中国现代化竞赛体系、推动职业体育发展,提 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体育市场监控,推动体育产业发 展,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发展。四是推动运动项目文化建设。五是构建体育对外交流新 格局。还明确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普及全民健身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体育 志愿者与体育社会组织建设。其中在建设中国现代化竞赛体系中提出,加强青少年竞 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的联系。深化各项赛事改革。鼓励全国单项体育协会和社会力 量举办体育赛事。

  到2020年,体育发展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到2035年,体育管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广泛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 45%以 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 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 上的人数比例要超过 92%;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极大提升[[7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2019-09-23.http//www. gov. cn/.]。

  针对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现代竞赛体系,促进青少年竞赛体系和 学校竞赛体系融合发展和赛事的举办的任务,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锻炼人数。因此高 等体育院校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服务体育赛事举办是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3.1.4.2赛事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体育比赛、高校体育赛事、社会性体育活动大都是以体育竞赛的形式开展 的,而这些体育竞赛的举办都离不开裁判员。高校体育赛事和社会性体育赛事的逐渐 增多,对裁判员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学校赛事的开展同样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裁判 工作能力,同时在社会性体育赛事中对裁判的需求更是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的。表5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官网统计北京市竞赛举办数据显示,近3年北京市地区举办各种赛 事类型数量逐渐增加,赛事包含了竞技体育项目、大众体育项目,其中也包含着学校 体育竞赛。各类赛事的举办需要各方面人才合作才能完成,就赛事裁判队伍而言,即 要能够担任高水竞技赛事的组织管理、赛事编排和裁判等诸多工作,也要能够策划组 织不同级别的赛事举办。这些都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 学生的裁判能力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 5 北京市近 3 年各类赛事举办情况

  年份 赛事种类 数量

  2017 全市竞技类体育赛事 325

  全市群众类体育赛事 571

  A 类国际体育赛事 10

  B 类国际体育赛事 14

  C 类国际体育赛事 14

  2018 京津冀系列体育赛事(竞技类) 8

  京津冀系列体育赛事(群体类) 25

  全国性体育赛事 62

  全市性竞技系列体育赛事 157

  全市性群体系列体育赛事 571

  A 类国际体育赛事 7

  B 类国际体育赛事 9

  2019 C 类国际体育赛事 3

  全国性体育赛事 26

  竞技类体育赛事 82

  群众类体育赛事 222

  商业性、群众性国际体育赛事 9

  数据来源:北京市体育局体育竞赛活动计划统计

  随着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学校体育竞赛活动逐渐由单一性比赛活动向综合 性运动项目的学校运动会发展,在原来已有的竞技性上增加了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提 高了师生们参加比赛的积极性,但在保证竞技性比赛和趣味性比赛的同时对裁判员的 要求会越来越高。

  赛事的发展对于社会企业和事业单位来说开展体育比赛是提高公司员工身体素 质,增强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社会性 的体育竞赛活动的举办更需要具备专业裁判知识和裁判能力的组织者。

  3.1.4.3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体育教师,而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施 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的直接传授者。随着科学技术在运动项目中的 运用,各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对学校体育教师的要求也不断 的提高。分析了解学生学习裁判能力的需要,掌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对教学计划进

   

  行及时的调整,并能够提升学生裁判能力。从图2 可以看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 裁判的需求,其中所占比例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毕业求职、中小学体育教学、晋升高级 裁判。解决毕业就业成为学生的第一选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体育强 国战略的实施,各类型体育赛事日益增多,例如马拉松比赛全国每年举办就高达上千 场,其它各类型赛事的举办都需要体育专门人才的参与,赛事的举办既可以为学生提 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也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 某项运动中有较高裁判能力或考取较多项目裁判等级证书而得到相关学校的认可,从 而获得教师职位的工作。这些都为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提供了动力。

   

  图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裁判知识的动机情况

  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分析

  3.2.1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 量。因此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时,首先要分析体育教育专业的人 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上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以北 京市经济发展和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前提,裁判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 科学,能否与社会发展需要,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

  表 6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有体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体

  育教育人才 具备从事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裁 判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环节及 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

  要求 专业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学校体 教育实习:要求学生了解学校体

  育竞赛内容,初步具备从事学校 育竞赛内容,具备从事学校体育

  体育工作能力 工作能力

   

  从表 6 可以看出,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 养的目标,第一要培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掌握教育工作规律有社会责任感的 人;第二是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的人;第 三是具有体育教学研究能力。这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比,2017版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更加的明确,扩大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宽度, 注重学生对各项能力的掌握,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培养环节和培养要 求中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中“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从事学校体育工作 能力”。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能力”。“初 步”与“具备”两个词语的不同显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首都体育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 定位中可以看出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 不仅要全面,也提高了实践质量的要求。在具体要求上也不仅仅是要求拿到2个或2 个以上的裁判等级书,而是要求全面具备从事中小学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实际工 作能力。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与首都体育学院培养应用型体育 人才是高度契合,更符合国家对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要求。

  3.2.2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规定了每门学课的教学

  进度、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等基本要求,是教师编写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 在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研究中了解到,图 3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技术 课类型,由专业必修课程、主修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副修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专 业选修课程构成,简称为:专业必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专业副修课程、专业副修 课程。对教学大纲各类课程有关裁判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课时、教学形式和 考核方式进行分析。

   

  图3 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类型

  3.2.2.1 体育教育专业各技术课程裁判教学任务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所有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 为学生从事教学、竞赛活动奠定基础的课程。

  3.2.2.1.1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分析

  表7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比较

  课程名称 2013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2017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田径 获得田径二级裁判证书 获得田径二级裁判证书

  体操 ♦ ♦

  武术 掌握竞赛知识 掌握竞赛知识

  篮球 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的 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的

  组织编排和裁判工作的基 组织编排和裁判工作的基

  本知识,具有篮球技术教 本知识,具有篮球技术教

  学,组织竞赛、编排和裁判 学,组织竞赛、编排和裁判

  工作的能力 工作的能力

  排球 掌握排球运动的竞赛组织 掌握排球运动的竞赛组织

  与编排和排球竞赛规则与 与编排和排球竞赛规则与

  裁判方法 裁判方法

  足球 ♦ ♦

  注: 代表无裁判教学任务

  从专业必修课程裁判培养要求看出,掌握裁判能力是专业必修课程所要求的任务, 专业必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要求更需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专业必修课程裁判能力培养对学生

  的裁判能力提出突出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裁判能力,并获得裁判等级证书,但对裁 判能力培养要求,应更加全面、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 求。

  3.2.2.1.2专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分析 专业主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专项课程之一,这项课程主要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 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表 8 专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比较

  课程名称 2013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2017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田径 具备一定的田径裁判能 具备一定的田径裁判能

  力,要求获得二级以上的 力,要求获得二级以上的

  裁判证书 裁判证书

  体操 ♦ ♦

  健美操 具备健美操的竞赛组织和 具备一定的竞赛组织和裁

  裁判能力 判能力,达到健美操二级

  裁判标准

  艺术体操 O 通过艺术体操二级裁判标

  准

  篮球 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组织工 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组织工

  作和裁判工作的理论知 作和裁判工作的理论知

  识,具有担任中小学篮球 识,具有担任中小学篮球

  竞赛组织工作和裁判能 竞赛组织工作和裁判能

  力,60%同学能通过国家二 力,60%同学能够达到国家

  级裁判员考核,获得国家

  二级裁判证书 二级裁判员水平

  排球 使学生掌握竞赛组织和裁 使学生掌握竞赛组织和裁

  判技能 判技能

  足球 使学生具有担任足球裁判 使学生具有担任足球裁判

  工作及竞赛组织工作能力 工作及竞赛组织工作能力

  武术 ♦ ♦

  注:“♦”代表无裁判教学任务 “O”代表无课程

  从表 8 可以看出,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第一是要求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田径项目获得二级裁判员等级证书;第二是在健美操、艺术体操、 篮球等项目达到二级裁判员水平;第三是在排球和足球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竞赛组织和 裁判技能。这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的全面性提高了,加强 了各项目的裁判能力培养。

  在从健美操和艺术体操项目中裁判能力培养要求来看,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主 修健美操课程裁判教学任务中是“具备健美操裁判能力”,而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主 修健美操课程裁判教学任务是“达到健美操二级裁判标准”显示出对学生的裁判能力 的要求提高了一个等级。另一方面,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增加了艺术体操 项目并提出要求学生通过“艺术体操裁判二级标准,这也显示了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裁判能力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发展的重要课程,从体育教育专 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要求显示了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各项目的裁判能 力培养不仅要求具有全面性,也提高了裁判能力培养的质量,符合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的要求。

  3.2.2.1.3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分析

  专业副修课程是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第二专项,专业副修专项课程的设 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力。表9副修课程裁判教学任 务。

   

  表 9 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比较

  课程名称 2013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2017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田径 要求获得田径二级裁判证 书 要求获得田径二级裁判证 书

  体操 ♦ ♦

  健美操 ♦ 具备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

  篮球 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组织管 理和裁判工作的基本理论 知识 掌握篮球运动竞赛组织管 理和裁判工作的基本理论 知识

  排球 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竞赛 组织和编排工作及排球竞 赛规则与裁判方面的基本 知识,使部分学生获得排 球国家二级以上裁判员证 书 比较熟练的掌握排球竞赛 的组织编排和裁判技能,具 备从事基层排球竞赛组织 工作和裁判工作

  足球 使学生能具有担任裁判工

  作及竞赛组织工作能力 使学生能具有担任裁判工

  作及竞赛组织工作能力

  武术 ♦ 掌握竞赛基本理论知识

  散打 O 掌握竞赛裁判法,具备组织

  竞赛一般能力

  跆拳道 使学生具有裁判能力 使学生具有裁判能力

  乒乓球 使学生达到和通过国家三 级乒乓球裁判员等级标准 使学生达到和通过国家三 级乒乓球裁判员等级标准

  羽毛球 使学生掌握羽毛球比赛基 本规则和竞赛方法,并具 有一定的裁判实践工作能 力 使学生掌握羽毛球比赛基 本规则和竞赛方法,并具有 一定的裁判实践工作能力。

  网球 O 使学生掌握网球比赛和裁

  判工作技能

  注:“♦”代表无裁判教学任务 “O”代表无课程

  从表 9 可以看出,2017 版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第一增加了健美操、武

  术、网球等课程的裁判能力学习;第二增加了网球课程的学习。这与2013版体育教 育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教学要求的全面性提高了,注重学生在多个项目上的裁判能力培 养。

  综上所述,在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方面教学任务提升了对学生的裁判能力培养;多 数课程在教学任务中明确了裁判能力培养的任务;其中筛选出相应的词语如:裁判等 级证书、基本规则、裁判能力等;这些用词都显示了对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视,但在培 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应加强学生对各项目裁判能力掌握的要求,符合 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竞争力”的要求。

  3.2.2.1.4专业选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分析

  表 10 专业选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比较

  课程名称 2013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2017版课程裁判教学任务

  羽毛球 使学生掌握羽毛球比赛的 基本规则,并具有一定的 裁判工作能力 O

  网球 使学生掌握裁判工作技能 O

  游泳 ♦ ♦

  乒乓球 ♦ 初步了解乒乓球的竞赛规 则并具有最基本的乒乓球 临场裁判能力

  健美操 ♦ ♦

  体育游戏 ♦ O

  瑜伽 ♦ O

  跆拳道 ♦ O

  定向运动 ♦ O

  拓展运动 ♦ O

  滑雪 O ♦

  滑冰 O ♦

  注:“♦”代表无裁判教学任务 “O”代表无课程

  从表 10 可以看出,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裁判教学任务,第一将网球、 跆拳道设置为副修专项课程;第二要求初步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和具有裁判能力。与 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裁判方面教学任务中从“无裁判培养要求”到2017版 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要求了解并具有临场裁判能力”显示了对学生裁判能力的 提高。另一方面,冰雪项目课程增加了裁判教学任务,符合冰雪运动发展的需要,与 体育强国发展相符合。

  在问及“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教学任务安排情况”时,一位体育教师做出以 下回应: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在必修课程和主修专项课程中进 行讲解裁判规则和裁判法,在副修专项课程中裁判教学任务安排大概1-2节课程的学 习,在课上进行裁判实践,提高裁判实践能力,主要是先进行裁判理论讲授,然后在 课堂中进行裁判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教研室成立的裁判协会进行培训,由 X 老师、 Z 老师负责组织培训学生的裁判能力。”

  —— G 老师(教研室主任),访谈记录

  但在对其他老师的访谈中,对裁判教学任务的安排也有其他的看法,两位教师曾 这样的表述:

  “关于裁判方面主要是给学生讲解一些裁判的基础知识,有两次裁判理论课讲解 裁判法,裁判内容讲解相对较简单,学生想要深入的学习还是必须要参加裁判员等级 培训班。”

  —— Z 老师(体育教师)访谈记录

  “各个老师对裁判的教学都会有不同的安排,在教学计划里面根据某学期的时间 会安排一些裁判的课程,裁判教学是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各个教师带 的班级不同,对裁判教学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各个老师都会在课程中对裁判知识进行 讲解。 —— L 老师(教研室主任)访谈记录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和访谈记录,可以看出:一方面,裁判教学任务是教学内容中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1-2次的裁判理论 课程进行学习,再通过实践课上进行裁判实践。另一方面,裁判的教学相对较简单, 主要还是学生通过参加裁判等考试进行裁判能力培训。

  3.2.2.2体育教育专业各技术课程裁判教学内容分析

  3.2.2.2.1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是服务北京市地方体育教育,从事体育教师工作。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的竞赛组织、竞赛编排能力,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是作为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因此对首都体育需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中裁判教学内容安 排进行统计分析。

   

  2013版专业必修课程

  2017版专业必修课程

  图 4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比例

  如图4 所示,专业必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安排情况,主要有竞赛组织、竞赛 编排、竞赛规则、裁判法、裁判员培养等裁判教学内容安排,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 业必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相比,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裁判教学内 容安排增加了竞赛编排的内容的比例,但欠缺对学生裁判员培养内容方面的裁判教学 安排。

  表 11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实践教学内容 2013版必修课程 2017版必修课程

  裁判实践 33.33% 33.33%

  从表11可以看出,2013版必修课程与2017版必修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中裁判实 践教学内容均占课程总数的 33.33%,裁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相对较少,裁判实践教 学安排是提升裁判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应加强对裁判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比例。 3.2.2.2.2 专业主修课程裁判教学内容分析

   

  80.00% 60.00%

   

   

   

   

  77.78%

  竞赛规则

  57.14%

  图 5 专业主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比例

   

  如图5所示,与2013版主修课程裁判理论内容安排相比,2017版主修课程裁判 理论教学内容比例均有所提高,裁判理论部分的内容安排主要以裁判法内容安排为主, 但在裁判竞赛编排理论部分和裁判员培养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所欠缺。因此在主修专 业课程中应加强对裁判理论知识学习的安排。

  表 12 专业主修课程裁判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实践教学内容 2013版主修课程 2017版主修课程

  裁判实践 71.43% 77.78%

  从表12中可以看出,2013版主修课程裁判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71.43%,2017

  版主修课程裁判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77.78%,与2013版主修课程裁判实践内容相 比2017版主修课程实践教学中裁判实践内容有所提高。说明在2017版主修课程中加 强了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教学的安排。

  3.2.2.2.3 专业副修课程裁判教学内容分析

   

  竞赛组织

  100.00% 66.67%

   

   

   

  60.00%

  66.67%

   

   

  图 6 专业副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比例

  如图6 所示,在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裁判理论内容安排中,在竞赛组织、竞赛 编排、竞赛原则、裁判法等内容安排上均比2013版裁判理论内容多,但是在裁判员 培养内容安排上有所欠缺,说明在副修课程中裁判理论部分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而促进学生裁判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

  表13专业副修课程裁判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实践教学内容 2013版副修课程 2017版副修课程

  裁判实践 70.00% 83.33%

  从表13中可以看出,2013版副修课程裁判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70.00%,2017

  版副修课程裁判方面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 83.33%,与 2013 版副修课程裁判实践教 学内容相比,2017版在副修课程裁判方面实践教学内上有所提高。

  3.2.2.2.4专业选修课程裁判教学内容分析

   

  图 7 专业选修课程裁判理论教学内容比例

  如图7所示,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裁判理论知识内容安排情况,在20 13版选 修课程裁判理论内容安排和2017版选修课程裁判理论内容安排中裁判法和竞赛规则 内容安排较多,而在竞赛组织、竞赛编排、裁判员培养部分理论内容安排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

  表14 专业选修课程裁判实践教学内容比例

  实践教学内容 2013版选修课程 2017版选修课程

  裁判实践 30.00% 40.00%

  从表 14 中可以看出,2013 版选修课程裁判方面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

  30. 00%,2017版副修课程裁判方面实践内容占课程总数的 40.00%,与2013版副修课 程裁判方面实践教学内容相比,2017 版选修课程增加了裁判实践内容的教学。说明 在选修课成中加强了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培养。

  3.2.2.3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裁判教学形式分析 通过对2013版与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中关于裁判授课形式进行总结, 裁判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授课形式如表15。

  表15裁判理论与裁判实践授课形式

  裁判理论授课形式 裁判实践授课形式

  理论讲授 教学实践

  讲授、讨论与作业 裁判课堂实习

  观看教学录像比赛 模拟比赛

  从表15中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裁判理论授课形主要有:理论讲授、讲授讨 论与作业、观看教学录像比赛三种形式。理论讲授、讨论与作业、观看录像是各任课 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将裁判竞赛规则、竞赛编排、竞赛组织等内容学习,按照统一规 定的时间在课堂进行讲解。这种授课形式的优点是:第一在课堂上能够较系统的讲解 裁判理论知识;第二能够较好的组织学生统一学习,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第三通过 观看比赛录像,讨论裁判技术问题能够激发学生们对裁判理论知识的思考。这种教学 方式的缺点是所需要的课时相对较多。根据调查教学大纲内对裁判理论知识课时安排 和教师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形式,裁判理论课时大多数为2-4学时,为了 克服裁判课时较少问题,84.38%的教师对裁判理论教学的安排与技术实践同步进行讲 解。裁判实践授课形式主要有教学实践、裁判课堂实习、模拟比赛。裁判实践授课形 式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这种裁判实践教学的优点是:第一能够充分 利用技术课程教学时间讲授裁判实践;第二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纠正学生在裁判实践 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通过模拟比赛的形式能提高学生们执裁的自信心。根据调查教师 裁判实践教学形式的安排,70.31%的教师对裁判实践教学的安排与技术课同步讲解, 在技术教学过程中讲解裁判实践并及时纠正在裁判实践中的问题。

  3.2.2.4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裁判考核形式分析

  通过分析2013版和2017版体育教学大纲发现体育教育专业裁判内容考核的形 式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理论考试是通过考核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实践考核 根据学生裁判实践情况进行评分。

  表 16 裁判考核方式情况

  裁判理论考核形式 裁判实践考核形式

  布置裁判理论作业 专业技术测评

  专业理论考试

  通过表 16 发现,裁判理论考核形式主要是通过布置相关裁判理论作业或与专业 理论考试同时进行。裁判实践考核部分主要是与专业技术测评一起进行。裁判理论考 核与裁判实践考核方式,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裁判理论知识,但 是在裁判竞赛编排、竞赛规则、竞赛组织等内容方面缺少相对系统的考核。

  3.3.2.5体育教育专业各技术课程裁判教学课时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所涉及的运动项目多,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的掌握都需要学习, 因此对2013版和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术科项目的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进行统计必 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课程、选修课程的理论学时和实践总学时如图8。

   

   

   

  图 8 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总学时

  如图8所示,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总学时为必修课程716学时,主修 课程2750学时,副修课程1352学时,选修课程332学时。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技 术课程总学时为必修课程766学时,主修课程3602学时,副修课程1783学时,选修 课程138学时。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总学时相比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技 术课程在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课程的学时总数高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技术 课程,其中主修课程总学时数的差值最大为897学时,副修课程总学时差值为428学 时,必修课程差值最小为50学时。从整体来看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的学时 比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的技术课程学时相对较多,这是符合体育强国发展需要,也 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的发展。

  3.3.2.5.1专业必修课程裁判学时分析

  在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课程、选修课程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裁判理论学 时和裁判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进行统计是有必要的,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 课程、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如图9-图 12。

   

   

  图 9 专业必修课程裁判学时比例

  如图 9 所示,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理论总学 时的 22.22%,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总学时的 3.11%。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必 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理论总学时的 24.32%,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 总学时的2.89%。

  从总体来看,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理论与裁判实践比例相比,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理论学时数值略有增长,而在裁判实践课时比例稍有下降。

  从部分来看,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比例高于裁判实践总 学时比例。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同样高于裁判实践总学时说 明在必修课程中注重裁判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裁判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

  3.3.2.5.2专业主修课程裁判学时分析

   

   

  图 10 主修课程裁判方面学时比例

  如图10所示, 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理论总学 时的21.68%,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总学时的8.20%。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主 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实践总学时的 19.14%,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 总学时的15.83%。

  从整体上来看,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相比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 课程增加了裁判实践的学时比例,但是裁判理论学时数略有降低。

  从部分上来看,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裁判理论总学时远高于裁判实践 总学时。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主修课程裁判理论总学时与裁判实践总学时数比例差 值相对较小。

  3.3.2.5.3专业副修课程裁判学时分析

   

   

  图 11 专业副修课程裁判学时比例

  如图 11 所示,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理论总学 时的 35.96%,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总学时的 35.78%。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 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占课程理论总学时的 28.89%,裁判实践总学时占课程实践 总学时的 30.54%。

  从整体上来看,与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比例和裁判实践比 例相比,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比例和裁判实践总学时比 例稍有下降。

  从部分上来看,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比例与裁判实 践总学时比例相差非常小。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裁判实践总学时比例略 高于裁判理论总学时比例。说明在 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副修课程中减少了对裁判能 力的培养的课时比例。

  3.3.2.5.4专业选修课程裁判学时分析

  ■裁判理论总学时占理论总学时比例

  ■裁判实践总学时占实践总学时比例

  图 12 专业选修课程裁判学时比例

  如图 12 所示,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数占课程理论总 学时数的19.39%,裁判理论总学时数占课程实践总学时数的20.14%。2017版体育教 育专业裁判理论总学时数占课程理论总学时的21.43%。

  从整体上来看,与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学时与裁判实践总 学时比例相比, 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总学时比例与裁判实践总 学时比例均有提高。

  从部分上来看, 2013 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裁判理论与裁判实践比例相差

  较小。2017 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裁判实践学时比例高于裁判理论学时比例, 说明2017版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中注重裁判的实践能力培养。

  3.2.3 课堂裁判能力培养实施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学生的裁判理论知识

  水平和裁判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因此对体育教育专业的裁判师资、各个项目技术课程 内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学习安排情况进行分析。

  3.2.3.1裁判师资力量分析 教师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提高

  运动技能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教授学生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在对裁判师资力量分析过程中,对首都体育学院各个教研室教师的裁判等级、裁判等 级年限、执裁经历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分析。

  3.2.3.1.1教师裁判等级分析 裁判师资是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指导者,也是课堂中裁判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

  裁判等级、执裁年限、执裁经历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 17首都体育学院各教研室教师裁判等级情况。

  表 17 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裁判等级情况 (N=64)

  等级 国际级 国家级 一级 二级 无级别

  人数 17 12 18 6 11

  百分比 26.56% 18.75% 28.13% 9.38% 17.19%

  由表 17 可知,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裁判等级情况,裁判师资力量是培养学生裁判 能力的重要力量。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裁判进行教学和讲解,并积极推动课 堂裁判教学、学生裁判能力培训的发展。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裁判等级中,国际级、国 家级、一级裁判员的人数较多,是开展学生裁判能力培训的重要保障。

  3.2.3.1.2教师现等级裁判年限分析

  教师的裁判年限是师资结构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裁判年限在很大程度上是教 师的知识、经验以及执裁经验的积累。教师的裁判年限如表 18

  表18首都体育学院教研室教师裁判等级年限情况(N=64)

  年限 1-5 年 6-10 年 11-15 年 16-20 年 21-25 年 26-30 年

  人数 22 18 10 7 3 4

  百分比 34.38% 28.13% 15.63% 10.94% 4.69% 6.25%

  (%)

  由表18可知,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裁判等级年限,教师的裁判等级年限是教师裁 判队伍的组成部分,随着裁判规则的变化,不同等级年限的教师裁判能够为学生裁判 能力的培养提供不同的帮助,较年轻的裁判教师在裁判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强,在 培养过程中与学生交流更融洽。裁判等级年限长的裁判教师具有丰富的裁判教学经验 和裁判执裁经验,能够在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为学生考取 裁判等级证书提供指导与帮助。各阶段年限的教师裁判是首都体育学院培养学生裁判 能力的重要力量。

  3.2.3.1.3教师参加赛事执裁分析

   

   

  如图 13 所示,在 64 名教师中,参加全国锦标赛人数为 29 人、市运会 29 人、省 运会 20 人,全运会 17 人、亚洲锦标赛 10 人、奥运会 9 人、世界杯 9 人、亚运会 8 人、亚洲杯6 人、职业联赛12 人、其他类型比赛19 人。可以看出,首都体育学院体 育教师在各种比赛中担任过裁判员,其中全国锦标赛、市运会、省运会参赛人数做多, 同样在奥运会、世界杯、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首都体育学院的教师担任比赛裁判的 任务。教师担任各种大赛裁判的执裁经验,是学生们学习裁判能力的宝贵财富,教师 通过自身的执裁经验,为学生们学习裁判能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裁判实践过程中 帮助学生分析临场执裁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学生提高裁判实践能力考取裁判技术等 级证书提供支持。

  3.2.3.2 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分析

  非常重视

  比较重视

  —般

  不太重视

  ■不重视

  图 14 教师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重视程度情况

  如图 14 所示,教师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是体 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中可以看出,67%的教师对学生 裁判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较高。教师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重视有多方面的意义,比 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技能,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为学生考取 裁判等级证书奠定裁判能力基础,促进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 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3.3裁判理论知识学习安排情况分析

  裁判理论知识是裁判实践能力的基础,为裁判实践能力提供理论的指导,因此裁 判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裁判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裁判理论知识学习安排如表 19。

   

  表19裁判理论知识学习安排情况(N=64)

  裁判理论知识安排方法 安排方法所占比例 排名

  安排专门的裁判理论课时 75.00% 2

  在教学中穿插裁判理论知 64.06% 4

  识

  技术教学中同步融入裁判 84.38% 1

  理论

  在教学比赛遇到裁判问题 70.31% 3

  及时讲解

  根据表19显示,教师讲授裁判理论知识学习安排情况。裁判理论知识学习是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裁判能力的基础,在学生裁判实践过程中和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 试过程中,裁判理论知识考核时非常重要的环节。裁判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决定着学 生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证书的效果。裁判能力培养的要求需要有裁判理论知识的教学安 排,为学生的裁判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裁判理论知识安排中,为了能够克服裁判课时 相对较少的情况,84.38%的教师在安排裁判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大多数教师将裁判理论 知识的教学融入到技术教学过程中,其中也有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安排相应专门的裁 判理论学习的课时。

  3.2.3.3.1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情况分析

  专门裁判理论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各项目裁判能 力培养目标和要求、课程学时的安排情况对专门裁判理论课程安排有影响。下面从首 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课程、选修课程分析专门安排 裁判理论课时的情况进行分析。

   

   

  图 15 技术课程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情况

  专门裁判理论课程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安排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 师根据不同的课程,对裁判专门理论内容进行教学。在专门裁判理论课程安排情况(图 15)可知,以主修专项课程为顶点,两边其它课程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在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过程中,主要是在主修专项课程中安排的较多。其原因是主 修课程中课程教学时数多,教师能够利用合理的学时安排裁判理论知识的讲解。但在 其它课程中安排专门裁判理论课时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裁判教学内 容的学习,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相对较差。

  表 20 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情况( N=64 )

  rFr 排 安 时 学 时

  学

  0 时

  学

  2

  -

  1 时

  学

  4

  -

  3 时

  学

  6

  -

  5 时

  学

  8

  -

  7

  人数 例

  ) 比%

  z(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程

  BK-

  课 修 必 3

  3 7 9 4 5

  2

  6 1 6

  5

  1

  程

  BK-

  课 修 主 4

  2 5

  7

  3 4 1 9

  1

  7

  1 9 6 8

  3

  9

  程

  BK-

  课 修 副 4

  3 3 0

  1 3 9

  6

  4 4 5

  2

  6

  程

  BK-

  课 修 选 60 3 9

  6

  4 1 6

  5

  1 0 0 0 0

  由表 20 可知,裁判专门理论课时安排情况,从课程类型来看,必修课程除了田 径体操课程学为三个学期之外,武术、篮球、排球、足球均为一个学期,在学习周期 上相对较少,裁判理论专门课时安排比例相对较少主要时以1-2 学时为主,在主修课 程和副修课程中主修课程为4 个学期,副修课程为2 个学期,在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 排上相对较多,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比,在专门裁判理论课时安排上能够有相对 较多的课时来专门讲解裁判理论,能够加强学生对裁判理论的掌握。

  3.2.3.3.2裁判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和专门裁判课时安排是紧密相连的,在培养中,教学方法的形式将给学 生学习带来不同的效果。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师在裁判理论知识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如 图 16

   

   

   

  图 16 裁判理论知识传授方法

  如图 16 所示,在裁判教学方法中,教师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学习的教学方法大 致有三种:课上讲授与讨论、视频观摩、布置作业自学。课上讲授与讨论是各教师普 遍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统一对学生进行裁判理论知识的 讲解,针对裁判理论知识内容部分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的裁判理论知识得到掌握。 视频观摩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裁判理论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具体分析,能够更直 观的学习裁判知识。布置裁判作业自学在教学方法中也存在一定的比例,缺点是在学 习过程不能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为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结合三种教学方法,加强课 上教学和视频观摩地教学方法使用,提高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后以作业 地形式进行巩固提高,以确保学习裁判理论知识的效果。

  3.2.3.4裁判实践学习安排情况分析

  裁判实践学习是理论到实践学习地过程。裁判实践学习不仅是裁判理论知识能力 在裁判实践中地运用,更是对学生裁判实践的全面教育,在裁判实践教学过程中包括 裁判理论知识技能的巩固,也包含裁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表21裁判实践学 习安排情况。

  表21裁判实践学习安排情况(N=64)

  裁判实践安排方法 安排方法所占比例 排名

  安排专门裁判实践课时 56.25% 3

  随技术内容安排学生裁判 70.31% 1

  实践

  在教学比赛中安排学生轮 70.31% 1

  流执裁

  只要有机会就让学生裁判 57.81% 2

  实践

  如表 21 所示,在调查裁判实践学习安排情况中,主要是在专业技术课程中与专

  业技术教学同步进行和安排教学比赛。这样安排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能够充分利用 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时间,能够减少专门裁判课时的安排;第二学生裁判实践能够在 比赛实践过程中迅速进入裁判角色,这有利于锻炼学生执裁的自信心;第三能将裁判 实践能力学习与专业技术能力学习联系起来,为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学习提供锻炼的 机会。

  3.2.3.4.1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培养安排情况分析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各个教研室教师调查了解到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安排情况如

  图17。

   

   

  图 17 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裁判实践课时安排情况

  如图 17 所示,裁判实践课时安排情况,裁判实践能力是对裁判理论知识的巩固 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检验裁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主修课程为顶点其它类型 课程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师没有安排裁判专门实践课时,针对 裁判专门实践课时安排情况一位教师曾这样表述:“裁判实践环节的部分大多数是在 课程中进行裁判实践,如果专门安排裁判实践课时,专业技术课时会减少,裁判实践 会根据专业技术教学同时进行”

  ——Z 老师(任课教师)访谈记录

  表 22 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安排情况( N=64 )

  学时安排 0 学时 1-2 学时 3-4 学时 5-6 学时 7-8 学时 9-10 学时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 % ) ( % ) ( % ) ( % ) ( % ) ( % )

  必修课程 36 56.25 11 17.19 9 14.06 7 10.94 1 1.56 0 0

  主修课程 26 40.63 13 20.31 5 7.81 9 14.04 5 7.81 6 9.63

  副修课程 39 60.94 10 15.63 2 3.13 11 17.19 2 3.13 0 0

  选修课程 61 95.32 2 3.13 1 1.56 0 0 0 0 0 0

   

  由表 22 可知,裁判专门实践课时安排情况,结果显示裁判专门实践课时安排相 对较少,主要以1-2 学时与3-4 学时为主,在5-6 学时以上和没安排裁判专门裁判实 践课时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多。从必修课程来看,在必修课程安排中除了田径和体操课 程需要上三个学期以外,篮球、武术、排球、足球只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因此教师在 必修课程中主要是以 1-2 学时安排裁判实践所占比例为 17.19%;在主修课程和副修 课程安排中,主修课程学习周期较长为 4个学期,副修课程学习周期为2 个学期。教 学周期相对较长,教师能够根据课时合理安排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在选修课程中学习 周期相对较短,教学任务相对较重,专门裁判实践课时安排较少。

  3.2.3.4.2培养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分析

  ■模拟比赛流程

  学生实践不同的岗位

  学生分组裁判实习

  学生循环进行裁判实习

  ■其他

  图 18 裁判实践学习安排情况

  如图 18 所示,培养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是学生提高裁判实践能力的重要手 段。培养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主要有模拟比赛流程、实践不同的裁判岗位、分组 裁判实习、学生循环进行裁判实习等方法。模拟比赛流程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比赛流程 有真实的体现,使学生体会在比赛中的执裁情况,为学生裁判实践奠定基础;实践裁

  判不同岗位能够促进学生对裁判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裁判工作能力;学生 分组裁判实习在裁判实践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在实践中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高了学生裁判实践的自主性。循环进行裁判实习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增加学生的裁判实 践次数。在培养方法的安排上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作用。

  表 23 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情况( N=64)

  提高学生裁判能力方法 安排方法所占比例 排名

  教学比赛中轮流执裁 52.00% 3

  给学生优秀裁判员执裁视

  频 25.00% 5

  教学比赛中分析执裁难点 60.94% 1

  裁判实践后讨论总结与评

  价 43.75% 4

  安排学生到社会中执裁实

  践 56.25% 2

  教会学生使用裁判仪器设

  备 18.75% 6

  其它 1.56% 7

  如表 23 所示,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在安排方法上呈现出两种类型:一 校内课堂裁判实践。即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裁判实践。如教学比赛中轮流执裁、提 供优秀裁判员执裁视频、分析比赛执裁难点、裁判实践后总结评价、裁判仪器设备的 使用。二校外裁判实践。从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来看,主要是在校内课堂上 对裁判实践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 安排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性比赛,通过执裁社会上的比赛来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所 占比例也相对较高。在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方法上既有校内课堂裁判实践,又有 校外裁判实践,使学生在社会比赛实践中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 的裁判实践能力。

  3.2.3.4.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情况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想要掌握裁判能力和提高裁判等级水平就要有更多的裁判实 践执裁经历。实践证明,裁判实践执裁场数越多,积累裁判的经验就越丰富,能够提

  高裁判能力。下面从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执裁场次和比赛类型来进行分析。

   

   

   

  图 19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校内校外执裁场数情况

  从图 19 可以看出,目前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和校外裁判执裁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和校外执裁场数在5 场以下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执裁场数 超过 6 场的人数相对较少,说明现阶段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还需要进 一步提高。其在与主修课程、副修课程、选修课程未修完有一些原因,所以在课程中 更应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实践。

  9.30%

  17.05%

  21.71%

  56.69%

  37.22%

  58.19%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图 20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担任各级别比赛裁判情况

  由图20 可知,目前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别比赛执裁情况当中,参 加课堂教学裁判实践和校内竞赛活动所占比例较高。现阶段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参加裁判实践主要是以校内课堂实践和校内竞赛活动为主,只有小部分学生能够担 任校外级别较高的比赛,大部分学生执裁级别还是集中在校级比赛和课上执裁。所以 目前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在课程中进一步提升裁判实践能力,争取能够担任 更高级别比赛的执裁任务,增加执裁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在调查中问及“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有哪些意见或建议时”两位教 师给出建议如下:

   

  “希望在 18周课程学习之后,学校能够可以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审批裁判等级” ——Y 老师(任课教师)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建议

  “裁判学习是系统学习熟练掌握的过程,学生必须有裁判学习的培养过程,才能较 好的掌握才裁判知识和裁判技能,对此应该建议成立裁判俱乐部或裁判协会,加强学 生裁判能力的培养。”

  ——G 老师(任课教师)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建议

  3.2.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3.2.4.1学生裁判能力效果分析 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关系到能否胜任比赛的执裁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对 各项目裁判能力的掌握情况、能够胜任项目裁判的数量、分析学生的裁判能力掌握的 效果。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各项人数占总人数比例

  图 21 学生各项目裁判能力效果情况

  如图 21 所示,根据学生各项裁判能力效果来看,排在前三的为田径项目人数所 占比例为65.89%;排球项目人数所占比例为53.49%;篮球项目人数所占比例为48.06%, 在足球、乒乓球、体操、基础滑雪等项目中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其原因是“三 大球”和田径项目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经常参加比赛和举行比赛相对较多的项目,学 生对项目裁判规则的掌握相对较好;在课程安排上来看,小球、游泳、滑雪等项目为 副修和选修课程在对项目的学习上时间较短,对裁判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在武术、 跆拳道、体操等项目为主观评分项目裁判教学相对较难,在裁判教学过程中主要以竞 赛编排和组织为主,在专业技术学习方面需要课时相对较多,裁判内容教学在教学安 排上相对较少。

  3.2.4.2胜任执裁的项目数量分析

   

   

  图 2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胜任执裁的项目数量情况

  如图 22 所示,目前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胜任执裁的项目数量情况,目前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在必修课程中已学完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在 主修专项和副修课程中还有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中在副修课程中已学完乒乓球、跆拳 道、体操、田径等项目。根据已学完的课程来看,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胜任执 裁的项目在1-3 个项目所占人数比例最多,说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已经学完的 课程中胜任执裁情况相对较好,但从整体上来看,能够胜任执裁多个项目的人数比例 相对较少。

  3.2.4.3考取裁判证书效果分析

  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裁判证书是学生证明和考察自己所具备裁判理论、裁判实践能 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从学生想要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裁判证书的类型、数量、项 目等级三个方面,对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效果进行分析。

  表 2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期望获得裁判等级证书类型情况( N=130 )

  奥运项目 非奥运项目 奥运和非奥运项目 无所谓什么类型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23 17.69% 1 0.77% 98 75.38% 8 6.15%

  通过表 24 可以看出,在调查学生期望获得裁判证书的类型情况,期望获得奥运 项目裁判等级证书的人数为23 人,占总人数的 17.69%,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证书人 数为1 人,占总人数的 0.77%,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证书都想获得的人数 为98人,占总人数的75.69%,无所谓什么类型证书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6.15%。 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二级裁判标准或具备裁判工作能力是体育教育专业各 项目的培养要求。在研究中发现 78.46%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想通过考取裁判技术等

  级证书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了学生对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证书的需求。

  3.2.4.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证书数量分析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一方面是对学生裁判能力的 肯定,另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在培养学生裁判过程中取得成果。因此在裁判等级结构分 析中首先对学生取得裁判证书的数量、类型,正在考取的裁判证书和毕业前想要获得 的裁判等级证书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学生取得裁判证书的数量如图23和图24。

  -0项目

  取得1项

  取得2项

  ■取得3项

  图 23 取得裁判等级证书的数量比例

  图 24 考取裁判等级证书人数分布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调查的130名学生中,取得1项裁判等级证书人数所占 比例为35. 38%,取得2项裁判等级证书人数所占比例为14. 62%,取得3项裁判证书 人数所占比例为5.38%,未取得裁判等级证书人数所占比例为43.85%。

  在已经取得裁判等级证书的学生中,取得裁判等级证书人数最多的是足球项目、 其次是篮球、排球、田径、体操,分别为44人、20人、16人、12人、10人,但在 游泳、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中取得裁判证书的人数非常少,其中在冰雪项目中只有 1 人获得速度滑冰裁判等级证书。

  在正在准备考取得裁判证书中,主要集中在田径、排球、篮球、足球等项目中, 其中正准备考取田径等级裁判证书的人数最多,因为在调查中发现,当时有田径裁判 等级培训考试,因此在正在考取田径裁判证书的人数较多,其中在游泳、羽毛球、网 球、乒乓球、冰雪等项目中人数非常少。

  在毕业前想要考取裁判等级证书的人数相对较多,从调查中发现想考取各个项目 的裁判证书总人数为 129 人,说明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能力的学习非常重 视,想考取各项目裁判证书的人数相对较多。

  综上所述:目前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取得裁判等级证书的人数所占比例 较大。在已经考取裁判等级证书、正在考取裁判等级证书和毕业前想考取的裁判等级 证书的人数中主要集中在排球、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中。在毕业前想考取其它项 目的裁判等级证书人数较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证书人数相对较 多有多方面原因;一、在课程教学安排上裁判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学生裁判理论知识 基础相对较差;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的机会相对较 少;三、各项目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需要去北京市各单项协会参加,裁判技术等级 培训时间不固定。

  3.2.4.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证书项目等级分析

  3.2.4.3.2.1奥运项目裁判等级分析

  奥运会项目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制定范围的同类奥运比赛竞技的分类。根据 体育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运动项目将学生已经考取的裁判等级、正在考取的裁判等级、 毕业前想要考取的裁判分为奥运项目裁判等级,掌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个人裁判等级 基础信息,分析不同项目裁判等级人数,如图25-图 27

   

   

   

  ■—级

  ■二级

  ■三级

  ■—级

  ■二级

  ■三级

  图 27 毕业前想要获得的裁判等级情况

  如图25-图27所示,在目前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已经取得的裁判证书情况 如(图 25),取得三级裁判证书的人数相对较多,并且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体操 等项目。在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正准备考去裁判证书的情况如(图 26),主要集中 在田径项目,原因是在调查过程当时有裁判等级考试培训,所以准备考取田径裁判证 书人数相对较多,然而,在准备考取其它项目裁判证书相对较少。在研究毕业前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想要考取裁判等级证书情况如(图 27),可以看出目前 2017 级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对想要考取裁判证书的人数较多,并且都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裁判等级。因 此应加强对目前 2017 级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高裁判能力,考取 裁判证书奠定基础。

  3.2.4.3.2.2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分析

  非奥运项目是指获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所进行的未列入奥 运会的比赛项目。根据学生的裁判等级将学生已经获得的裁判等级书、正在考的裁判 等级证书、毕业前想要获的裁判等级证书,按照非奥运项目的裁判等级机构进行划分。 如图 28

   

   

  0123

  图 28 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证书人数

  表 25 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 N=130 )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健美操 1 2 0

  散打 0 1 0

  在非奥运项目等级裁判情况如(图 28),可以看出 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 非奥运项目的裁判也有想要考取的,并且从表 25 非奥运项目裁判等级结构可以看出 学生想要考取裁判等级较高,因此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过程中应加强非 奥运项目裁判能力的学习。

  3.2.4.3.2.3社会体育项目裁判等级分析

  社会体育项目又称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 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形式多样的体 育运动[ 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60页.]。根据学生的裁判等级将学生已经获得的裁判等级书、正在考的裁判等级证 书、毕业前想要获的裁判等级证书,按照社会体育运动裁判等级机构进行划分。如图 29

   

   

  图 29 社会体育项目裁判等级证书人数

  表 26 社会体育项目裁判等级情况( N=130 )

   

  花样跳绳 气排球

  如图 29 和表 26 所示,在社会性体育运动项目中,取得花样跳绳项目二级裁判等 级证书人数为2 人,毕业前想要考取气排球运动项目一级裁判等级证书为2 人。说明 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对社会体育项目的裁判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考 取社会体育项目裁判提供机会。

  3.2.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评价分析

  3.2.5.1教师对教学大纲裁判内容安排的评价

  表27首都体育学院教师对教学大纲裁判内容安排评价(N=64) 非常满足 比较满足 满足 不太满足 不满足

  满意度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裁判理 2 3.13 10 15.63 11 14.06 23 35.94 18 28. 13

  论安排

  裁判实 3 4.69 10 15.36 12 18.75 29 45.31 10 15.63

   

  践安排

  由表27可以看出,各教研室教师对教学大纲内有关裁判内容安排的评价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安排是任课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依据,在对首都体育 学院各教研室教师调查了解过程中对教学大纲内裁判内容安排情况进行评价,有相对 较多的教师认为,教学大纲内裁判教学内容安排“不太满足”,甚至“不满足”。

  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过程中,教师对裁判内容教学安排相对较少,这也是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目前裁判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针对此,教师曾在访谈中做过如下表 述:“我们平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技能学习需要的学时相对较多,对裁判内 容的安排会根据课上遇到相关裁判内容时随机在教学中穿插进行讲解,但是不会用较 多的时间讲解裁判内容部分,因为专业技能教学的课时还不够用”。

  —— Z 老师(任课教师)访谈记录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内裁判内容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 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因此应较强对教学大纲内裁判教学内容部分的安排。

  3.2.5.2学生对教学大纲裁判内容安排的评价

  表28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大纲裁判内容安排评价(N=130)

  非常满足 比较满足 满足 不太满足 不满足-

  满意度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人

  数 例)

  比 (%

  裁判理 11 16.15 32 24.62 17 13.08 60 46.15 10 7.69

  论安排

  裁判实 13 10.00 22 16.92 20 15.38 64 49.32 11 8.46

  践安排

  -通过表28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大纲内有关裁判理论 和裁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情况表示“非常满足”,“比较满足”和“满足”。但是还有 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学生对教学大纲裁判理论和裁判实践部分安排表示“不太满足”, “不满足”也存在一定的比例。说明目前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教学大纲内裁 判能力学习的安排不太满足,学生的裁判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所以需要 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内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安排来提高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 需求。

  3.2.5.3教师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的评价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裁判能力的效 果,同时也能反应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师 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裁判实践能力掌握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过 程中为研究的更加准确,将裁判理论知识与裁判实践能力分别在必修课程、主修课程、 副修课程、选修课程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裁判理论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表 29 教师对学生裁判理论知识能力的评价( N=64)

  程

  握

  掌度 好

  常

  E

  非 好

  较

  比 一般 好

  太

  不 不好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z( 人数 例

  ) 比%

  z(

  程 课 修 必 7 5

  1 6

  2 0

  1 6 8

  3

  9

  程

  BK-

  课 修 主 8 5

  2

  1 0

  1 2

  3 8 6 3

  2

  1

  1

  程

  BK-

  课 修 副 0 0

  0 6

  2 8

  1 7

  1 3 9

  6

  4

  程

  BK-

  课 修 选 0 0

  0 0

  1 5

  3 6 3 3

  1

  3

  如表 29 所示,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理论知识评价情况,综合来看,大 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理论知识能力处在“一般”和“不太好”的程度,还有一 小部分学生裁判理论知识能力还处在“不好”的程度,其中在副修课程中体育教育专 业学生裁判能力处在“比较好”的程度相对较多一些,由于在必修课程中和主修课程 中都会有裁判理论知识的讲解,所以在副修课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理论知识能 够得到巩固和练习。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裁判理论知识放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只有裁 判理论知识掌握牢固才能为提高裁判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2.5.4教师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评价

  表 30 教师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评价( N=64)

  掌握程 非常好 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度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 % ) ( % ) ( % ) ( % ) ( % )

   

  必修课程 1 2.70 25 39.06 22 34.38 14 21.88 2 25.41

  主修课程 4 7.41 28 43.75 16 29.43 13 20.31 3 5.56

  副修课程 5 9.09 15 23.44 26 47.27 14 21.88 4 7.27

  选修课程 0 0 10 15.63 28 43.75 11 21.88 12 18.75

   

  综合来看,如表30所示,通过分析教师对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能

  力评价,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处在“比较好”和“一般”的程度,

  裁判实践能力“一般”和“不太好”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还有一定比例的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能力还处在“不好”的阶段。其中在主修课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的裁判实践能力相对较好,在主修专项课程中实践课程教学时数相对较多,学生能 够在实践课上有一部分的锻炼机会,因此在主修专项课程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 实践能力相对较好一些。

  综上所述,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能力还是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大部分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能力还处在“一般”和“不太好”的阶段。因此在必修课程已 全部修完的情况下,应在主修课程、副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裁判实践能 力的锻炼。

  3.2.5.5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掌握的评价

  裁判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学,学生将所学到的裁判理论知识在裁判实践 过程中加以巩固并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起主导作用,学 生是学习裁判知识的主体。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评价表 31。

  表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掌握的评价(N=130)

  程

  握

  掌度 握 掌 握 例 (%

  掌比 基数

  人 例 %) 般 比 一数 握 掌 不

  人数 例)

  比 (% 人数 例)

  比 (% 人数 例 %)

  ( 比

  程 BK- 课 修 必 30 40 48 1 6

  4

  8 1 7

  7

  0

  程

  BK-

  课 修 主 2

  5 40 5

  3 2 4

  5

  1 1 7

  7

  0

  程

  BK-

  课 修 副 49 2

  5 6

  2 2 4

  5

  1 1 7

  7

  0

  程

  BK-

  课 修 选 6 30 9

  3 3

  4 2 4

  5

  1

  如表 31 所示,通过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对主修课程、副修课程的裁判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 对裁判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较差。原因是,主修和副修课程课时相对较多,教师在主修 和副修课程中安排裁判理论知识学习的课时会相对较多,这为学生学习裁判理论知识 提供了帮助。教师执裁经验丰富,在理论课程讲解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有针对讲解执裁 比赛中需要注意和提高的地方,给学生提供宝贵的执裁经验,为学生学习裁判理论知 识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时相对较少,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的 学习时间短。

  3.2.5.6学生对裁判实践能力掌握的评价

  一名合格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裁判理论知识,还要拥有能够执裁的实践能 力。因此根据调查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实践能力的评价,分析体育 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实践能力掌握的情况。如表32

  表3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实践能力掌握的评价(N=130)

  能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人数 例)

  % 比

  程 课 修 必 49 9

  5 20 2 4

  5

  1

  程

  BK-

  课 修 主 6

  6 2

  3 30 2 4

  5

  1

  程

  BK-

  课 修 副 50 7

  5 1

  2 2 4

  5

  1

  程

  BK-

  课 修 选 9

  1 3

  6 3

  4 5 5

  8

  3

  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实践能力情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临 场执裁的人数相对较少,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能够做助理裁判、志愿者,还有 一部分同学不具备裁判能力。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课程安排过程中裁判教学实践过程 相对较少,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能够临场执裁的人数较少。客观的来说,体 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首都体育学院教师裁判具有丰 富的执裁经历,能够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实践能力提供指导。因此需要教师在 学生裁判实践能力培养上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指导,增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 裁判实践经验,确保在比赛中能够临场执裁,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来确保学生对项 目的裁判规则足够的了解。

  3.2.6体育教育专业裁判能力培养过程中若干现象分析

  3.2.6.1学生各项目裁判证书不均衡

  裁判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和培养要求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专 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2017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目的裁判能力还 需进一步的提高,从各项目的执裁数量情况来看, 55.04%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能够 胜任1-3个项目的裁判,从整体来看胜任多个项目的裁判工作人数相对较少,从考取 裁判等级证书情况来看,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取1个项目的裁判等级证书人数所 占总人数的 35.38%,还有 43.85%的人未取考取裁判等级证书,其中考取多个项目裁 判等级证书的人数相对较少。从裁判等级证书类型来看,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取 裁判等级证书主要是集中在“三大球”项目中,在“小球项目”、游泳、滑雪等项目 的裁判相对较少。在裁判教学重视程度方面, 30%的教师对裁判教学内容部分重视程 度表示一般,这也是学生裁判能力出现“偏科”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准体育教师 的全面发展。

  3.2.6.2课程大纲中裁判相关内容涵盖范围不够统一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师安排学期教学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内关于裁判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 学课时、教学形式的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中裁判相关内容统一性不强的具体表现如下:

  在裁判教学任务中分析过程中发现,在必修课程中体操、足球项目缺少裁判的教 学任务的安排。武术项目课程在必修和副修课程中要求掌握武术竞赛知识,但是在主 修项目中缺少对学生掌握武术竞赛知识的要求。选修课程中冰雪项目、游泳、健美操 等项目缺少有关裁判知识掌握的要求。

  裁判教学内容方面,各个项目裁判内容,竞赛组织、竞赛编排、竞赛规则、裁判 法、裁判员培养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在竞赛组织、竞赛规则、裁判员培养部分所 占比例较少,其中篮球项目安排了裁判员培养环节,裁判教学内容部分需要加强对竞 赛编排、竞赛组织等内容的安排。

  裁判教学课时方面,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裁判课时相对较多,而在必修和选修课 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对裁判课时的安排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裁判理论课时与裁判实践课 时相比,裁判理论课时相对较多,裁判实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裁判教学形式是提高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调查中发现教学大纲内裁判教 学形式主要以传统教学的方法为主,理论讲授和以作业形式安排裁判教学。从对课上 实际情况来看,对技术、战术、和教学方法的教学比重相对的要多一些,对裁判教学 内容部分教学相对较少。

  3.2.6.3技术课程学时数对裁判能力培养有制约性

  通过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对必修课程、主修课程、副修课程、选修课程专 门裁判学时安排情况来看,裁判理论课时与裁判实践课时的教学时数普遍较少,主要 以 2-3 学时为主,原因是由于技术课程教学任务重,需要的学时比重较大,造成裁判 教学内容培养受到制约。在研究中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自己的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实 践能力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裁判实践次数少,不能较好的满足学生们对裁判学习的需 要。

  3.2.6.4裁判实践机会参差不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掌握所学项目裁判理论的基础上,需要通过课堂裁判实践, 和不同级别比赛的锻炼。在裁判实践中学生可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将自身在裁判方 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不但可以增加执裁经验,还可以锻炼并提高自身的裁判技能, 执裁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只有经过多次的裁判实践锻炼并积累执裁经验, 才能够引起质变,从而巩固并提高自身的裁判能力,实践次数越多,执裁经验也会增 多,并且能担任不同级别比赛的裁判工作,会加速提升自身的裁判能力。在研究中发 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裁判实践次数相对较少, 73.64%的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裁判 实践次数都在5场以下,裁判实践根据课程安排而定,学生参加裁判实践的机会参差 不齐。

   

  3.2.6.5裁判俱乐部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起很大作用

  3.2.6.5.1裁判能力培养组织概况现象分析

  裁判培训组织或机构是培养学生裁判能力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培训组织 或机构学习裁判技能锻炼裁判实践能力。能够更好的培训学生裁判,提高学生裁判能 力的整体素质,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3.2.6.5.1.1参加各项目裁判协会(裁判俱乐部)人数比例现象分析 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是学生学习裁判知识提高裁判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根据分析学生参加过的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的人数、主办者、裁判俱乐部或裁判协 会的学习方式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了解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的情况。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图 30 参加各项裁判协会(裁判俱乐部)人数比例

  如图 30 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校内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人数情况,主 要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项目中,参加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 23.08%、19.23%、 18.46%、18.46%,另一方面在乒乓球、网球、跆拳道、冰雪等项目中参加过的裁判协 会或裁判俱乐部人数较少。经调查了解,参加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裁判协会或裁 判俱乐部人数较多的原因是裁判俱乐部由教研室教师负责管理,帮助学生指导裁判技 能,在乒乓球、网球、跆拳道、冰雪等项目中人数较少的原因是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 管理或参加由项目协会成立的裁判俱乐部,在裁判知识和技能学习上缺少指导。在研 究关于裁判协会和裁判俱乐部情况时一位教师在问卷中建议写道:“应通过以成立裁 判协会形式加强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

  —G 老师(任课教师)问卷建议

   

  3.2.6.5.1.2各项目裁判协会(裁判俱乐部)主办者现象分析

  50.00%

  45.00%

   

  图 31 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主办者情况

  如图 31 所示,在调查中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过的裁判俱乐部或裁判协 会中教研室教师主办的占45.16%,学生会主办的占 38.71%,学校主办的占25.81%, 项目协会主办的占 24.19%,公司主办的占 8.06%,从整体数据来看,学生们参加过的 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主要是教研室教师主办所占比例最多,学生参加裁判协会或裁 判俱乐部比较方便,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其次是学生会主办的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 部,通过同学之间的学习等级高的裁判同学带领等级较低的学生学习裁判知识和裁判 实践,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也有同学参加了学校、项目协会和某公司主办的裁判协会或 裁判俱乐部,通过学校、项目协会和公司主办的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参加校内、 校外比赛执裁的机会更多,从而锻炼自己的裁判能力。

  3.2.6.5.1.3裁判协会(裁判俱乐部)学习方式现象分析

   

  图 32 裁判协会(裁判社团)学习方式情况

  如图 32 所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参加过的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的学习裁判知 识的方式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习,听专家讲课,视频学习、在比赛中学习、

  参加裁判员培训班、向裁判等级高的同学学习,据调查发现,学生参加裁判协会或裁 判俱乐部教师指导学习所占比例最多,因为学生主要是参加过校内裁判协会或俱乐部 的比例较大,其次是学生自主学习占 51.61%、在比赛中学习占 50.00%。在听专家讲 课和参加裁判员培训班学习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少,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过的裁判 协会或裁判俱乐部学习方式主要来源于教研室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裁判知识。

  3.2.6.5.2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现象分析

  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是学生考取裁判证书和晋升裁判等级的重要途径。因此根 据学生参加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情况从裁判技术等级培训人数、培训信息获取途径、 培训机构、培训费用四个维度,分析裁判技术等级培训情况。

  3.2.6.5.2.1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项目数量现象分析

  120

  100

  80

  60

  40

  20

  0

  图 33 参加校外裁判等级培训考试项目情况

  如图 33 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校外裁判培训项目数量主要集中在 1-3 各 项目的裁判培训,人数为 103人,在4-6 项目的裁判培训人数为7 人,没参加过裁判 培训的人数为20 人,分析可以看出,目前2017 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裁判技术等 级培训考试项目相对较多,学生可以通过裁判技术等级考试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裁判证 书,提高个人的裁判能力。

  3.2.6.5.2.2获取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信息途径现象分析

  学校或学院相关部门通知 技术课教师通知 同学提供信息 网上得到信息

  图 34 获取校外裁判等级培训信息情况

  如图 34 所示,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获取裁判等级培训信息情况,学校或学院相关 部门通知所占比例为 67.69%,技术课教师通知所占比例为 69.23%,同学提供信息所 占比例为 73.85%,网上得到信息所占比重为 48.46%,根据获取信息情况分析,同学 之间提供信息所占比重较大,其次是技术课教师提供裁判等级培训信息,在网上和学 校相关部门通知裁判信息所占比重较少。

  3.2.6.5.2.3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机构现象分析

  ■国家体育总局

  北京市体育总局 各区体育局

  市、区单项协会

  图 35 校外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机构情况

  如图 35 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校外裁判等级培训机构情况,参加国家体 育总局裁判培训所占比例为 34.55%,北京市体育总局裁判培训所占比例为 55.45%, 各区县体育局裁判培训所占比例为 61.82%,市、区单项协会所占比例为 38.18%,其 中参加各区体育局裁判培训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北京市体育局、市区单项协会、 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学生考取的裁判等级情况不同,参加的裁判等级培训机构也有所 不同,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考取裁判技术等级证书需要去不同裁判技术等级培训 机构参加裁判培训考试。

  3.2.6.5.2.4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费用现象分析

   

   

   

  图 36 校外裁判等级培训费用情况

  如图 36 所示,通过对学生参加外裁判等级培训费用了解到,目前校外裁判培训 费用100-200 元所占比例为23.64%,201-400 元所占比例为30.91%,401-600 元所占 比例为 34.55%,601 元以上占 10.91%,参加各项目裁判培训费用均不同,通过教师 了解到“裁判等级培训主要是由各区体育局主办,在收取培训费时也会有不同标准培 训价格。”

  —— J 老师(任课教师)访谈记录

  3.2.6.5.3 特色项目裁判能力培养现象分析

  3.2.6.5.3.1首都体育学院篮球协会

  1、裁判协会组织机构设置完善 首都体育学院篮球裁判协会以校篮球俱乐部为基础组建,同时设有:裁判员委员 会、教练员委员会、科研委员会,其中裁判委员会设有:联络组、培训组、竞赛组、 科研组、后勤组,每组负责人都由教研室篮球教师担任,定期召开会议。同时开设篮 球培训,其培训的主体以专项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参与为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 革、内容的选择以及授课教师的安排措施,形成了篮球项目裁判员独特的培训模式。

  2、裁判协会具有高水平的裁判师资 裁判专业课主要是由首都体育学院篮球教研室内具有国际等级、国家等级和 CBA 执裁经验的老师以及外聘顾问担任,同时还开设篮球技术、战术、心理、外语等相关 课程,为首都体育学院学生学习篮球裁判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3、协会具有双重管理模式 学生裁判员管理方面,由教研室和首体院篮协双重管理。教研室负责篮球裁判员 的注册、选拔、选派、处罚等;篮球协会负责篮球裁判一级、二级、三级的考核。为 学生考取篮球裁判技术等级证书提供了系统的保障。

  4、具有良好的培训平台

  首都体育学院篮球协会从成立到现在,面向首都体育学院本校和凤凰岭校区提供 篮球裁判员考级和晋级培训,学生可以在两个校区参加裁判员培训考试,其中首体本 校区篮球裁判考级培训时间为每年的9 月至12 月,主要是针对本校篮球一级、二级、 三级裁判员考试。凤凰岭校区篮球裁判员等级培训时间为每年的 3月至 6月一次篮球 三级裁判等级培训,9 月到 12 月一次篮球二级裁判员等级培训。为学生考取裁判技 术等级证书提供机会。

  5、学生裁判能力得到提高 篮球裁判社团也在承接了校内校外各篮球赛事,如:首都体育学院“首体杯”篮 球联赛、各个学院的篮球联赛、校外一些社会型比赛,并在裁判实践中评选“优秀裁 判员”称号。首都体育学院篮球协会成立至今,成功的培养出了 30 名学生裁判员, 其中包含孙逸淼和王晨爽 2 名篮球国家级裁判员,28 名同学通过国家一级裁判员的 考试,为学生学习裁判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2.6.5.3.2首都体育学院足球裁判社团

  首都体育学院足球裁判社团由热爱足球的同学发起组建,经首都体育学院团委批 准成立。其宗旨是:提高首都体育学院学生的足球裁判理论知识和裁判技能水平,从 而推动首都体育学院足球事业的发展。足球裁判协会内部设置宣传部、培训部、外联 部、裁判部等四个部门,各部门均按照相关的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足球裁判社团 主要是由足球教研室傅明(国际级裁判)、赵治治(国家级裁判)关星(国家级裁判) 等具有裁判等级和中超执裁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社长、副社长分别由高长起(足球一级裁判)、梁文卓(足球一级裁判)负责管 理足球裁判社团的日常工作。

  足球裁判社团管理方面,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负责双重管理。由社长高常起,副 社长梁文卓负责足球裁判社团的成员纳新、日常比赛通知等。足球教研室老师负责学 生足球裁判员的注册、培训、考核。足球裁判社团工作主要参加学校内足球联赛、业 余足球联赛、中小学足球比赛的裁判工作。

  在与足球裁判社团内同学沟通了解到,足球裁判社团的成立,能够提高裁判实践 能力,又能够裁判社团中及时了解到,足球裁判考级培训的通知,为足球裁判等级的 提升提供了机会。

  3.2.7 小结 综合来看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过程。在体育教育人才培 养方案和培养要求方面,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实 际工作能力,各技术课程的教师采用了安排专门裁判课程、在教学中穿插讲授裁判知 识等多种手段方法培养学生裁判能。但在课程时数有限,可供教师进行裁判能力培养 的实践受到制约。在培养效果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裁判实践能 力的学习和实践还应该进一步的加强;裁判技术等级证书的考取是学生自主进行裁判 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对学生的裁判能力培养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从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参加裁判组织或机构培训,学 生在裁判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应加强对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的重视,为学生 学习裁判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应将裁判能力培养落实到培 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3.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从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培养的影响因素主 要体现在校内培养、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等方面。

  3.3.1裁判实践平台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影响

  从表 33 可以看出,目前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制约学生裁判能 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缺少裁判实践的平台。而裁判实践次数和裁判实践机会是提高学 生裁判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裁判实践中,虽然能够在学校课堂或校园竞赛活动中锻炼 裁判实践能力,但是裁判实践次数有限,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 73.46%的学生在校内 参加的裁判实践在 5 场以下,只有个别裁判能力较好的同学能够达到 10 场以上,大 多数同学的裁判实践次数和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将来从事教师事业的体育教育专 业学生来说裁判实践的机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3.2裁判等级审批权限对学生裁判培养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制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因素是首都体育学 院缺少审批裁判等级的权限,裁判等级审批权限是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的前提,在 首都体育学院除篮球项目外,其他项目缺少裁判等级审批权限,学生需要到各区体育 局或单项协会组织的裁判等级培训考取裁判等级证书。首都体育学院无裁判等级权限 也是在调查中教师多次被提到,从而增加了对学生考取裁判等级和培养学生裁判能力 的限制。

  3.3.3裁判教学课时对裁判能力培养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排在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裁判教学课时,裁判教学的课时多少直 接影响着学生对裁判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裁判教学课时是培养学生裁判 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缺少裁判教学课时就如同建筑缺少地基,使得 学生裁判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从而影响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和发展。

  表 33 影响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 N=130 )

  影响因素 人数 所占比例(%) 排名

  学生主观愿望 12 9.23 5

  教师执裁的经历和水平 20 15.38 4

  教学方法手段 10 7.69 6

  教学课时 26 20.00 3

  缺少裁判实践平台 32 24.62 1

  缺少审批等级裁判的权限 30 23.08 2

  其他 0 0 7

  3.3.4 裁判培训实践对裁判能力培养的影响

  从校外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的调查结果中可知,影响学生裁判技术等级考试的 因素主要体现在裁判培训中实践少、培训信息难以获得、培训地点远等主要因素。

  从表 34 可以看出,裁判技术等级考试中裁判实践少是影响学生考取裁判技术等级 最大因素,在裁判等级技术考试中,参加裁判技术等级考试的人数众多,其中包括: 各大学的学生、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喜欢裁判职业等社会各类人员,由于裁判等级培 训实践短,学习任务重,主要是依靠裁判技术代表讲授裁判规则、裁判法等裁判理论 内容,由于各个项目的培训时间不同,参与培训人数众多,造成了裁判实践次数少, 学生裁判实践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指导与锻炼,从而影响了学生即使考取裁判等级证书, 但是裁判实践能力较差。培训信息难以获得是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目前北京市裁 判技术等级考试主要是由北京市各区体育局和各单项协会组织举办,一方面由于裁判 技术等级考试时间不固定,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紧,对裁判技术等级考试 的信息只能依靠各项目的教师通知,获取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信息的途径少,造成 了学生错过考取裁判等级证书培训的机会。排在第三位的影响因素是裁判培训地点远, 目前在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裁判员等级考试能够注册的地区主要有:东城、西城、朝 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 密云、延庆、亦庄等 17 个区注册裁判技术等级证书,其中还不包括个区的各项目单 项协会,各区县和各项目单项协会在组织各项目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时,每个项目 的举办地点不同,对首都体育学院学生来说去各区参加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路程相 对较远。

   

  表 34 影响学生裁判技术等级考试培训的因素( N=130 )

  影响因素 人数 所占比例(%) 排名

  裁判培训时间短 21 16.15 5

  裁判培训费用高 22 16.92 4

  培训信息难以获得 28 21.54 2

  裁判培训中实践少 34 26.15 1

  裁判培训地点远 23 17.69 3

  其他 2 1.54 6

  3.3.5 小结 综上所述,在学校内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裁判 实践平台、审批裁判等级的权限和课程的教学课时等方面。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考 取裁判技术等级考试培训的主要因素体现在裁判培训实践少、培训信息难获得和培训 地点远等方面,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面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 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和平台。

  3.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对策

  3.4.1建立全过程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平台通道

  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 学校各项目裁判委员会 各区体育行政部门

   

   

  课堂教学 ► 裁判俱乐部或协会 4 裁判技术等级培训考试

  —

  校内竞赛活动 社会竞赛活动 职业竞赛活动

  初学者、三级裁判 三级裁判、二级裁判 ■ 二级裁判、一级裁判

  图 37 学生裁判能力培养通路图

   

  学生的裁判能力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培养,为学生提供裁判实践和裁判技术等级考 试的机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围绕着课堂教学、裁判俱乐部、裁判培训组织机构联合 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裁判协会或俱乐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各项目的竞赛活动,在裁 判协会的安排下参与竞赛的组织管理、编排和裁判工作,在校内竞赛活动中先熟悉掌 握裁判组织、编排等工作。以各教研室成立裁判委员会为主要环节,加强对学生裁判 能力培养的管理,对裁判协会的管理采用教师与学生双重管理模式。裁判委员会加强 与北京市各区裁判行政部门的联系,为学生考取各项目裁判技术等级裁判证书提供机 会。通过裁判技术等级考试考取裁判等级证书的基础上,一方面由裁判协会组织校内 裁判等级较高的学生参加社会裁判实践。另一方面,校内各项裁判委员会加强与北京 市竞赛管理中心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参加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赛事管理、组织、裁判志 愿等实践平台。通过各种不同的竞赛活动锻炼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

  3.4.2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裁判课程

  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依据,是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 培养措施及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课程的设置,优化裁判课程, 并对各项课程中裁判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 会的经济发展的需求。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大纲中要进一步明确各项目 中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目标和要求,确保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各项目课程要 进一步优化裁判课程内容和裁判课程,明确各项目课程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要求。针对 体育教育专业技能的应用性,在各项目课程设置上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部分做出适 当的调整和课程安排,在必修课程中为裁判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主修课程、 副修课程中加强裁判实践能力的锻炼,在选修课程中安排裁判教学内容部分。另一方 面针对裁判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各项目课程中裁判教学任务的重视,提高对学生 裁判能力培养的标准,以促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3.4.3进一步丰富课堂裁判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课堂教学要将裁判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部分,丰富课 堂裁判教学方法,注重裁判基本理论知识和裁判实践能力的同步培养。当前课堂裁判 教学中存在以下现象。一是在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中裁判教学内容部分相对较少,主要 是以1-2学时为主;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裁判实践机会参差不齐,裁判实 践能力相对较差;三是较少课程安排专门裁判教学,安排随技术课程教学同时进行相 对较多。

  进一步丰富课堂裁判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裁判实践,提升裁判培养的效果。在裁 判理论知识教学部分,运用竞赛的案例分析展开裁判理论知识的教学,在竞赛实际问 题分析中加强对裁判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裁判实践教学中,要掌握各项目裁判 所需要的裁判技术能力,对裁判技术能力进行规范严格的要求,并能做到在裁判实践 中能够灵活应用以解决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裁判能力考核,重点考核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对裁判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比赛中运用裁判技能解决比赛中 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加强裁判理论与裁判实践能力的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育专 业学生解决比赛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3.4.4强化裁判能力培养管理,保证裁判培养效果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裁判知识锻炼裁判技能,同时它 还能普及体育知识、推广体育运动,发展体育人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首 都体育学院篮球裁判协会是一个很好的模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裁判平台,篮球裁判 协会在首都体育学院每年都会担任校内篮球赛事的裁判工作,即提高了学生的裁判能 力,又带动了学校内篮球赛事的举办。

  在首都体育学院拥有20多名国际级裁判、19名国家级裁判和18名国际级运动 健将、国家级运动健将,能为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的成立提供有力的支持,鼓励裁 判师资加入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提供指导。构建各项目 裁判协会或裁判俱乐部对于培养学生裁判能力是必要的。

  3.4.5加强与北京市体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成立裁判委员会

  在 2016 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规范、 有序做好裁判员等级证书发放工作,加强裁判员审批工作的监督,将裁判等级审批权 限收回,由各区县单项协会负责裁判员等级考试培训,但是在《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 办法》第十条指出:符合相应运动项目一级(含)以下裁判裁判员等级认证条件的解 放军体育主管部门、全国性行业体育协会和体育高等院校可负责本系统、本单位相应 的运动项目的一级(含)以下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管理工作。首都体育学院篮球协 会的成立,为学生提供了篮球裁判技术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的平台,学生不用参加各 区体育局组织的裁判等级考试培训,在首都体育学院本校就可以参加篮球裁判等级培 训考试,这大大提升学生考取裁判等级证书的机会,为首都体育学院培养了众多篮球 裁判人才。但在其他项目中缺少裁判技术等级考试培训的机会,学生参加裁判技术等 级培训考试机会少,因此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拥有的裁判等级证书数量少且裁判证书类 型单一。因此应加强与北京市各区体育行政部门联系成立裁判委员会,为培养学生裁 判能力考取裁判等级证书提供平台。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体育高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重任,应用型体育人才在客观上 对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裁判能力是体育院校学生诸多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之 一。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大纲内容的安排到教师课堂教学 的实施,全方位实现了对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2研究显示,在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实施过程中,各技术课程的教师采用了安排 专门裁判理论与实践课时、在技术课程教学中穿插裁判教学、教学比赛等多种手段方 法方式有效的对学生裁判能力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竞赛实践,使学生 在赛事的组织、管理、临场执裁等环节得到了全方面的实际锻炼,在实践中使裁判能 力得到全面提高。

  4.1.3影响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显示影响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 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各课程学时有限,可供教师进行裁判能力培养的时间受到限制; 第二,因课程时数有限,较少课程安排专门学时进行裁判时间;第三,课内、外学生 裁判实践的计划性与有序性连接不够畅通;第四,各项目裁判协会或俱乐部相对较少, 学生缺少裁判实践的平台。

  4.1.4学生裁判能力培养需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相关管理 部门为学生搭建与社会组织的连接平台,教师发挥个人在社会的影响力,鼓励学生发 挥主观能动性;课内培养、各项目裁判组织、校外裁判等级培养三方面有机结合,是 实现学生裁判能力全面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4.2建议

  4.2.1在教学大纲上,进一步完善各项目裁判教学要求、内容,并据此丰富课堂裁判 教学的方法手段。

  4.2.2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各项目裁判委员会、裁判技术等级考试在 培养学生裁判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学校裁判师资参与到学生裁判能力培养过程中,充 分发挥裁判师资的作用,为首都体育学院培养体育人才。

  4.2.3在裁判技术培训考试中,加强与北京各区的体育局联系,形成学校与各区体育 局在各个项目裁判技术等级培训与考核信息互通,解决学生参与各项裁判培训考核难 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永兴,刘玉红•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4,30(03):31-33.

  [2].新中国体育人才工作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11):11-23.

  [3].朱海涛.裁判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4,(2):98-100.

  [4].盛琦.裁判学[M]北京:学术书刊山版社,1989.

  [5].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6].美国.约翰.伍德恩,王家宏译,教练员的组织才能J],体育与科学,1987.

  [7].吕勇江.哲学视野中能力管理[D].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6.0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黄家勇.基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实践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 版),2019(04):99+103.

  [10].张小华.体育院系足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构成因素及其评价模型的构建[J].武 汉体育学报.2006(7):80-82.

  [11].魏晓磊,李杰凯•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培养体系构建J].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03):95-98.

  [12].袁金凤.体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 18,(8):138.

  [13].王明.对江苏省网球裁判员执裁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与对策[D],苏州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14].王大贵.王大江.刘冬.田径裁判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培养途径[J].哈尔滨体 育学院,2008(5):103-105.

  [15].樊林华,刘闯武汉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裁判能力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 代体育科技,2017,7(06):76-77.

  [16].申旭.影响我国跆拳道裁判员执裁主要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 6(02):229-231.

  [17].李涛.我国游泳等级裁判员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18].李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一以乒乓球为例[J].体育 科技,2014,35(03):128-129.

  [19].杨国军.浅谈中小学体育教师球类项目裁判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 (12):10.

  [20].郭佳男.体育学院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 19,27(04):165-166.

  [21].杨树盛.应重视对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1995(03):69.

  [22].齐波.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 90+92.

  [23].崔健.高校学生足球裁判能力的提升方法与途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 (30):151+153.

  [24].张茂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8(0 9):60-61.

  [25].蔡立平.论体育院系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4):141.

  [26].于林佳.浅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基本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 报,2001(02):40-41.

  [27].张薇.对大学生健美操裁判能力的培养心得[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4):230 -231.

  [28].郭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 坛,2016(36):150-151.

  [29].韩骥磊,石磊,李志清,李靖.高校足球裁判培养模式浅议[J].新西部,2017(33): 161+164.

  [30].熊友明.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 报,2017,37(03):106-109.

  [31].孙林.裁判员培养与大学生发展目标[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6):143-144

  [32].杨大轩.裁判员能力的培养与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目标相融合的探索[J].科技信 息(学术研究),2007(31):563.

  [33].徐东富,杨聪俊.大学生足球裁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基本方法与途径的研究[J].青 少年体育,2018(04):48-49+57.

  [34].辛艮伟.体育院校篮球专项生裁判实践能力“优化培养”的实验研究[A].辽宁 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 [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11.

  [35].丁传伟,史龙龙,李凤梅,李晓萌.首都体育学院武术套路学生裁判员培养现状及 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2018(07):63-64+62.

  [36].王刚,王霞.田径本科主专修学生竞赛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成都体育学院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5, 34 (1) :138-140.

  [37].曾广新高师体育系学生教法和裁判能力的培养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 (11) 53-54.

  [38].侯思宇.探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J].智库时代,2017 (08): 178+136.

  [39].王枫.普通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培养体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211-212.

  [40].罗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研究[J].运动,2017(24):96-97.

  [41].卢波.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裁判员培养研究[J].商,2015(42):284.

  [42].吴刚,于向高校学生球类初级裁判员的能力培养平原大学学报,1999,(4)128-12 9.

  [43].胡炜,常保荣,薛亚东,薛宇,宗有智.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延 安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17,36(04):112-114.

  [44].孙庆杰.高等学校田径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5].乔纪龙,郑湘平,李迎春,王荣.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与培养模式的创新

  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6):34+13.

  [46].刘成,尚振波.构建“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体育科

  技文献通报,2016,24(08):75-77.

  [47].王之春,贾远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培养[J].山东体育科技,201

  7,39(03):83-87.

  [48].常允涛.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当代体

  育科技,2015,5(24):86-87.

  [49].于素梅,薛岚.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从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

  学技能比赛谈起[J].中国学校体育,2012(01):29-31.

  [50].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2018.05.

  09.

  [51].教育部印发《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06.19.

  [52].叶忠海.人才学基本理论及应用[J].中国人才,2007, (1):52-53.

  [53].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第

  1 号修改单号的公告[EB/0L].[20170319].http//std.gdciq.gov.cn/gass/res /standardsAnnounced/1326695709445.htm.

  [5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7011].http//cpc.People.com.cn/GB/244800/244853/18135323.html.

  [55]•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于数据信息中心•中国人才发展报告[EB/OL]. [2017-01-1 0].http//www.lib.cass.org.cn/.

  [56].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 究,2006(11):122-124.

  [57].刘健兵,梁令,郑歌德,李彦霖,尹军.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探

  索: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4):340-344.

  [58].薛红焰.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要点[J].攀登,2018,37(04):33-39.

  [59].郝庆威,李杰凯,郭亦农,马艳红,刘建.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体育院校 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与调整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 (05): 101- 103+138.

  [60].龙正印,刘通.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优化策略研究— —以阿坝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例[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35 (02):103- 108.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3].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ED/0L].(2017. & 2 8).http://www.people.com.cn

  [64].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3.

  [65].中国政府网.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 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0L].(2017-10-27).http://www.gov.cn/.

  [66].李更全,范博华.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 1-5.

  [67].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 10-27.http//www.xunhuanet.com/.

  [6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EB/0L]. 新华网.2018-05-28.

  [6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9-14(02).

  [70].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科教工作会议召开[EB/OL]. 2108-6-22.http://www.gov.cn.

  [7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2019- 09-23.http//www.gov.cn/.

  [72].体育概论编写组.《体育概论》.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0页.

人才培养理念下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

人才培养理念下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

The End 微信扫一扫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足球直播_足球免费在线高清直播_足球视频在线观看无插件-24直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lallq.com/post/13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访客 访客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